湘商函〔2023〕236号·A类
同意公开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415号提案的
答复
民建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补链强链延链造链 深化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补链“新通道”,提升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效能建议
近年来,依“全省统筹、全省覆盖、全省联动”原则,融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体系,构建以非洲为主要目的地,覆盖亚太、中东、拉美等沿线区域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一是非洲客货运航空航线:长沙至内罗毕客运航线每周两班,同时提供非洲8个站点的国际中转服务,以及货物自长沙至北京、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的国内中转服务。长沙-亚的斯亚贝巴全货运航线,每周2个往返航班,出口货物主要为手机及配件、工程机械零配件、高档服装及饰品类等跨境电商、快件、小包产品,进口货物为高品质生鲜、水果等。二是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实现与非洲以及亚太、中东、拉美等区域的海运航线无缝对接。全程可缩短10天左右的在途时间,大幅度降低了我省对非贸易成本。指导企业采取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申报验放,推行出口提前申报、24小时预约加班等便利化举措,进一步顺畅非洲产品进出口通关。下一步长沙海关也将结合地方政府和经营单位需求,积极支持省内其它对外开放口岸叠加更多指定口岸和指定监管场地功能。湘粤非从首列开行到2023年3月底,合计发运重箱量3.5万标箱,合计438列,对非运输典型合作项目有:株洲出口至非洲地区茶叶,卢旺达进口至株洲干辣椒,衡阳出口至达坦桑尼亚化工品原料,株洲出口至莫桑比克海外工厂建材及原材料出口,埃塞进口至株洲咖啡豆,卢旺达进口至株洲铍矿项目等。
今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湘政办发〔2023〕9号),从市场主体壮大、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鼓励引导跨境电商企业、传统外贸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多元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参与在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区域重点市场的关键通道和节点布局海外仓。如总部位于长沙的Kilimall,在当地建设了海外仓和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电商平台。
二、关于强链“标准化”,讲好湘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故事的建议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22〕38 号)。依托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深化国际标准化合作,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
长沙海关推动技术贸易措施调查研究中心(非洲)、中非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植物提取物产品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首次成功落户湖南,为湖南搭建对非出口产品功能平台,推动标准互认,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自2016年建设了非洲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以来,目前已完成36个非洲国家、5个非洲区域发展体的标准化组织概况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工作。包括非洲国家的标准化战略、体制机制、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建设有湖南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http://www.hntbt.org.cn),动态更新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每月编发《WTO与技术壁垒通报》,每年发布技术壁垒年度壁垒,均开设有湘非经贸技术性贸易措施专栏。湖南省标准化战略项目先后支持开展“标准化对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研究”“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视角下农业机械出口研究——以作物收割机械为例”等重点研究项目。
下一步,一是加快中国标准的英文版、法文版编制工作,提升中国标准在非洲国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二是深化关键领域、重点国家标准化合作。发挥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任职优势,与非洲国家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三是加强标准化研究成果的海外服务和推广。我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也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省内及国内专家可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完善其农业标准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成果的海外传播。
去年8月,湖南省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行业联盟成立,以标准规则落地为切入点,正式发布了《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T/CSCMA 0003-2023)和《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 评估服务规范》(T/CSCMA 0004-2023)两项标准,为构建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标准体系,促进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23年有《出口二手挖掘机质量评价》《出口二手汽车起重机质量评价》《出口二手混凝土泵车质量评价》《出口二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质量评价》《出口二手装载机质量评价》《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价人员资质评定》等标准通过专家审查。
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积极支持湖南省二手工程机械出口贸易。从现有税收政策上来看,出口二手工程机械在出口退税方面没有障碍,并已成功为中联重科等公司出口的二手工程机械办理出口退(免)税。但是,从个体户手中回收的二手工程机械存在出口退税难的问题。由于个人销售二手工程机械不愿意承担税负等多种原因,导致企业从个体户手中回收时未能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从而无法办理出口退税。这是全国二手工程机械回收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突破现行税收政策。为此,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多次书面向税务总局汇报二手工程机械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建议。
商务厅也多次对接商务部,推动解决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出口相关阻滞问题,加大对二手工程设备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支持我省工程机械产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三、关于延链“供需端”,深化湘非农业产业链全方位合作的建议
积极支持湖南对非贸易平台建设。长沙海关具体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做好非洲产品、如尼日利亚水产品等输华准入评估工作,做好马达加斯加羊肉、几内亚比绍腰果准入需求跟踪,促进我省对非洲国家优质食品的进口。二是指导企业做好产品首次进口检验检疫业务工作,收集、分析、研判企业进口遇到的问题,运用现有技术贸易措施品台,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境外技术贸易壁垒,推动更多非洲农食产品的检疫准入。
近年来,农业农村厅发挥我省三大平台优势,加强与非洲农业合作,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加强交流与技术合作。省政府与马达加斯加农业部签署了农业合作备忘录,袁氏种业与马达加斯加签订杂交水稻合作种植备忘录和杂交水稻本土化项目框架协议,帮助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二是湘非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2022年我省对非农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225.98万美元,同比增长44.28%。三是杂交水稻在非洲大力推广。我省充分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积极在非洲开展杂交水稻试点示范。目前在非洲16个国家取得成功。袁氏种业在马达加斯加已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了杂交水稻商业化的国家。四是加强对非农业投资。鼓励农业企业在非洲开展农业投资,先后认定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等省级境外农业产业园3家。五是建设对非农业技术中心。目前我省在非洲建成3个农业技术中心,分别是在马达加斯加建立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袁氏种业与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肯尼亚成立国家水稻技术中心,隆平高科在利比里亚建立了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下一步,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关于农业合作达成的共识,切实加强湘非农业合作。 一是打造对非农业合作产业集群。对非农业投资由龙头企业牵头,以行业龙头为引领,通过政府重点项目、政策支持等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对非农业合作,形成对非农业合作产业集群,提升对非合作层次和质量。二是扩大湘非农产品贸易。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等平台,打造非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大对非洲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特别是充分利用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平台,鼓励非洲政府和企业参展,搭建非洲农产品专区,提高非洲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扩大非洲优势农产品进口。三是加强对非农业投资。利用湘产农机的优势,鼓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劲松机械等省内农机重点 企业积极开拓非洲市场,在非洲建厂生产和组装农业机械,建立 销售和售后网络。支持隆平高科、袁氏种业等企业扩大对非洲的 杂交水稻推广。支持隆平发展等企业在非洲开展大豆、棉花种植等农业投资。
我厅积极完善提升湘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定实施进口鼓励类政策,对自非洲进口相关产品给予贴息支持,引导相关企业扩大自非进口规模,促进湘非进出口均衡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抢抓雨花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机遇,积极开展进口贸易促进行动,不断扩大非洲产品进口,完善非洲产品供应链体系。
四、关于造链“双需求”,深挖湘非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潜力的建议
在新能源产业合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支持央企和大能源企业集团在湘分公司积极向集团公司汇报,积极参与对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二是参与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发展规划。中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和中能建湖南省电力设计院的设计咨询机构,在非洲承接了部分能源项目EPC业务等,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发展中长期规划工作。三是推进中非新能源产业合作。高度重视中非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在非布局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与非洲契合度高、市场互补性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平台、以产业为纽带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支持非洲产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四是推动中非矿业全产业链合作,助力非洲矿业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完善重点矿产领域产业布局,推进中非矿业上中下游全链条合作。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开拓产业链下游,形成原材料、冶炼、产品贸易、材料深加工、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五是支持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即将出台的《湖南省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培育项目认定办法》,对经认定的对外投资合作重点培育项目给与前期费用支持。对符合我省对外投资合作资金申报要求的新能源“走出去”企业,将给与贷款贴息、“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活动、突发事件处置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与资金支持,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加强与非洲的合作,支持新能源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在中非经贸博览会闭会年期间组织企业赴非洲考察、洽谈,以期早日促成相关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