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湖南省商务厅swt.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1-04-12 00:00 【 字体:  
    一、2010年工作情况
    在厅党组和分管厅长的正确领导下,我处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为工作主线,努力扩大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2010年1-12月,我省机电进出口总额5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占全省外贸总额的37.76%。其中出口27.17亿美元,同比增加62.67%,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34.17%。进口28.35亿美元,同比增加32.46%,占全省进口的42.12%。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60.52%.其中出口5.73亿美元,同比增长93.03%。进口5.92,同比增长38.01%。
   (一)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亮点
    1-12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累计67.14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5.7%,其中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占比接近一半。
  1.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增幅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2.67 %,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出口平均水平17.82个百分点,全国31.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出口同比增长93.03%,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8.18个百分点,61.73个百分点。
    2.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8.15亿美元,增长55.97%,高于全国一般贸易出口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更快,出口额为8.07亿美元,增长70.64%,高于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速50.4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
    3.民营企业为出口主力军。2010年,我省机电产品有出口实绩的企业866家,其中民营企业660家,共出口16.08亿美元,同比增加50.51%,占到我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59.2%。
    4.金属制品、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通讯器材等产品保持强劲增长。2010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轨道交通等重点商品,出口分别为5.24亿美元、4.43亿美元、2.92亿美元、2.17亿美元,同比增长89.17%、39.3%、321%和153.7%,四大商品累计出口14.76亿美元,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26%,成为机电技术产品出口重要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中,机械器具及零配件出口3.2亿美元,同比增长60.55%。精密仪器及配件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5%。通讯及网络器材出口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2%。医药化学品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5.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势头较好。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前3位的大洲是:亚洲15.22亿美元,欧洲4.27亿美元,北美洲3.15亿美元。但对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较大,出口额分别达到1.64亿美元和0.66亿美元,较09年分别增长63.53%和148.31%。2010年我们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契机,加大对东盟市场出口的促进力度,机电产品全年向东盟市场出口3.6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4%。
  (二)主要工作
    1、召开了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3月底,召开了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刘捷厅长,罗新国副厅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全面贯彻了全国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会议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工作,明确了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2、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我们以三个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为龙头,加强基地建设工作。先后调研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国家级基地。明确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抓好长沙工程机械、新材料,长株潭汽车及零部件,株洲轨道交通,湘潭湘电风能,娄底农机、煤机、电子陶瓷,湖南省生物医药,湖南省电子电器,湖南省电力设备制造等9大基地以及长株潭三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建设。在基地建设上重点培育和支持公共服务平台。
    3加大政策宣传和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今年我省首次实施奖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策,按照企业出口的实际海关数据,以2009年出口数据为基数,实行每出口一美元存量奖励5厘人民币,2010年增量奖励2分人民币,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2010年共安排127家企业获近800万奖励资金。为了帮助进口企业积极有效地获得进口贴息补贴,我们与有关兄弟处室积极配合,并取得发改委和经信委相关处室大力支持,反复向企业宣讲政策,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今年共争取到国家2009年进口贴息资金6638万元。
    4、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展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今年共组织40家出口企业参加了13个国际展会,申请展位52个,重点开拓了新兴市场。分别组织参加了9月份的北京汽车零部件展和第五届中部博览会,11月份的第十二届高交会,12月份的湖南省第二届“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充分宣传和展示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达成了一系列销售与合作意向,取得积极成效。
    5、积极参与三外联动,加强处室、部门间的联合协作。我处响应厅党组的号召,积极参与三外联动。我们加强了与合作处的合作,组织机电企业参加我厅举办的“湖南企业合作走出去对接会”、“走进东盟-东盟参赞与湖南企业对话会”,促进机电和高新企业、产品“走出去”。我们加强了工贸结合,9月份参加了省经信委举办的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企业产销对接会。同时,我们与财政、海关、商检、科技等部门及相关产业协会也建立了广泛联系。
    6、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行政审批事项。一是加强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批。在自动许可证备案事项上做到了即报即审即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今年我省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批共计1480份,涉及金额2117.47万美元,比去年增长29.5%,其中:由地方备案许可证金额为199588万美元,增长33.07%;由商务部备案许可证金额为12164万美元,减少9.55%。二是严格招标管理。今年备案招标项目总计222个,涉及金额22815万美元。三是严格执行国家进出口管制政策,依法审核、审批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今年共发放涉及石墨制品、各金属元素的敏感物项出口许可445份,涉及高锰酸钾等易制毒类进出口许可91份。协助商务部对我省两起涉嫌违规出口管制物品的案件进行了认真查处。认真履行我厅作为省禁毒委成员单位的各项义务,联系指导衡阳市珠晖区的禁毒工作,积极参加省禁毒委组织的“6.26”禁毒宣传活动和禁毒督导工作,认真完成省禁毒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7、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积极为重点企业和基层商务部门服务。按照厅党组的要求,我处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制度。一是组织召开重点企业联席会议4次,认真听取企业呼声,及时为其排忧解难。10月份,我厅在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重点企业范围内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当前形势,预判全年及明年走势。二是组织汽车和摩托车企业进行出口资质补报、出口信息更改,成功帮助益阳飞涛等12家汽车企业获得2010年度汽车出口资质和2家摩托车企业获得摩托车出口资质。三是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要求向商务部汇报反映的困难和要求我们就认真向商务部汇报反映,尽力谋求解决;企业要求部门解决的问题我们就积极协调省直部门解决。广汽菲亚特因汽车授权销售部分手续未办妥,200多台汽车已货运到港,滞压不能办理入关手续,面临汽车被退回的情况,我们及时与商务部产业司沟通、协商,在海关监管时间内办好了许可证手续,企业避免了经济损失。三一重工请求扩大其二手车进口事项,我们积极争取商务部同意。企业对我们的细致工作、周到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四是加强与基层商务部门联系。我们完善了信息员制度,指导和督促他们填报资料,按时汇总上报,坚持每季度定期考核并通报考核情况,充分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长沙、株洲、常德、郴州等市商务局上报情况及时,工作细致扎实,能够按照要求组织相关企业参会参展。
    8、制定了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十二五”规划。我处按照厅里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全省“十二五”机电和高新产业发展规划。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由“十一五”末的68亿美元发展到“十二五”末137亿美元,增长1倍,年平均增长18%,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现在的45%提高到48%。重点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9、完成了《关于促进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出口工作的调研报告》。今年5-9月,我处联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机械行管办与湖南大学等省直部门与单位,完成了《关于促进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针对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进出口现状,认真分析了出口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政策措施,为促进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目标
    2011年,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实现8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进出口额65亿美元,增长15%,其中出口力争突破32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97版,下同)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力争突破9亿美元。
   (二)工作思路
    1、加强园区指导,培育出口基地。继续把加强园区指导、培育出口基地作为商务部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帮助出口基地加强领导和管理,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服务内容和政策支撑促进体系,充分发挥出口基地的载体作用,开展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以达到增强自主创新和扩大出口的目的。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使基地内企业共享国内外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通过组展和电子商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开拓国际市场。认真把好进口关,督促园区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抓好长沙工程机械、新材料,长株潭汽车及零部件,株洲轨道交通,湘潭湘电风能,娄底农机、煤机、电子陶瓷,湖南省生物医药,湖南省电子电器,湖南省电力设备制造等9大基地以及长株潭三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建设。
    2、加强工贸结合,壮大出口支柱产业。加强工贸结合,增强产业对出口的支撑作用,以产业为基础抓出口,通过出口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与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机械行管办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合力,加强产业对接,继续重点支持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大力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力促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力促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出口产品占有重要分额。重点支持六大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多方面指导和帮助他们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做强发达国家市场,做深传统市场,做大新兴市场,重点支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家重点企业。
    3、积极组织参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的专业展会,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力争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程度上推介湖南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六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和产品。计划重点组织参加50个国际国内展会。协助做好6月份的德国、意大利“湖南汽车零部件招商周”活动,把国际汽车知名企业引到湖南。
    4、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支持设立公共销售服务平台。继续把境外营销网络建设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来抓,主要是指导企业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境外销售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批覆盖主要出口市场的集信息收集、市场开拓、配件仓储、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境外营销服务体系,实现本地企业借船出海的目的。大力支持6个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和服务网点,建立公共销售服务平台和较为完善的境外营销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搭船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具体是:重点支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北美设立汽车零部件联合销售服务平台,促进我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直接进入跨国公司国际采购网络;支持娄底煤机、农机企业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立销售联合体,促进东南亚市场开拓;支持邵东企业联合在东盟设立五金工具和打火机销售联合体。
   5、夯实基础工作,提高行政效率。(1)加强调研工作。重点组织对机电和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调研,摸清底子,找准问题,提出思路,制定措施,加快发展,扩大出口。(2)加强信息工作。建立和完善畅通、高效、及时、准确的信息渠道,注重每月、季度、年度信息收集、整理,进行深度分析,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与重点联系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企业服好务。(3)加强招投标工作。加大进口贴息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招投标政策,采购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调整和优化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配套,提高出口产品质量。(4)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健全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强3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9个出口基地、20家企业重点联系队伍建设。二是加强联合与协作。加强厅市(州)联合、部门联合、处室联合、园区联合,通过多种方式联合办专业展会或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多方推介企业和产品。重点是与娄底市政府联合举办“湖南省第三届农机、煤机、电子陶瓷博览会”;与合作处联合举办产业走出去对接会;与经信委联合举办机电行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对接会;与长株潭三个高新区联合举办有关高新产业推介会,等等。(5)加强培训工作。拟在4月份举办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宣讲会,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宣讲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要目标国的法律、政策,请海关、商检、信保、税务、银行等部门宣讲进出口工作事项,请省内重点出口企业海外部讲解进出口典型案例。(6)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建立和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切实为重点企业重点服务。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政策资金支持办法,认真研究机电和高新技术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及奖励政策。二是主动配合,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高度重视机电和高新技术的进口,特别是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引进及设备进口,如,电子电器、液压件、发动机、自动变速箱、车身等,改造现有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三是深化关贸、检贸、信贸、汇贸协作,促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出口信保、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切实解决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
文件下载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