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2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539个,同比下降5.8%;合同外资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实际使用外资10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外贸:完成进出口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200.2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进口110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国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完成营业额4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对外合同投资总额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36.5%。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2亿元,同比增长12.8%。
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利用外资增势较好,质量、效益和结构同步提升
1、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增势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我省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5.79亿美元,同比增长9.13%;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5.8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6%;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7%。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5.64:64.13:30.23,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增加3.76个百分点。
2、从投资来源地来看,亚洲对湘投资增幅放缓,欧洲对湘投资增幅较大。亚洲实际使用外资7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9%,占全省总额的75.25%,比去年减少1个百分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港台对湘实际投资占全省总额的67.25%,比去年降低0.27个百分点。欧洲对湘投资实际到位外资7.89亿美元,同比增长83.53%。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等对湘实际投资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3、从地区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和湘南三市,洞庭湖区和武陵山片区来势较好。长株潭和湘南三市仍是我省实际利用外资主要分布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82.3%,比去年减少0.37个百分点。岳阳、张家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分别达到19.7%、20.7%。
4、从投资方式来看,外商独资仍是我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中外合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明显,占比提高。全省新批设立外商独资企业407家,实际使用外资6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占全省总额的62.97%,比去年减少9.81个百分点。新批中外合资企业103家,实际使用外资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36.9%,占全省总额的26.71%,比去年增加3.7个百分点。
5、国家级园区重大项目进展放缓,后劲略显不足。全省80个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35.92亿美元,同比增长9.66%,占全省总额的34.99%,比去年减少2.64个百分点。其中14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2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72%,占全省总额的21.99%,比去年减少0.04个百分点。
二、对外贸易领跑中部,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1、外贸稳增长政策效果明显,进出口逐季攀升。一季度,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节日因素影响,全省外贸仅增长7.2%,其中2月份甚至下降了10%。面对严峻的进出口形势,我厅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创新进出口平台建设,全力实施外贸“破零倍增”,积极架桥拓市,完善外贸支持政策体系等,进出口呈现出明显向好的势头。二季度全省进出口增速已回升至20.6%,特别是下半年以来,进出口额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增幅稳居中部首位、全国第六位。全年310.27亿美元外贸总量中,超过六成贡献来自出口。我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双双快速增长,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87.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一般贸易进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2、主要出口商品态势良好,铁矿砂进口量增价跌。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45.5%,钢材出口历经一年多的低迷态势后,12月强势增长32.4%,服装、鞋类、箱包、灯具4项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均在30%以上,烟花和日用陶瓷出口保持平稳,增速分别为13.9%和25.8%。进口方面,我省主要进口商品铁矿砂受国际价格影响,出现量增价跌的态势,1-12月铁矿砂进口19.9亿美元,同比下降17.9%,进口2048万吨,同比增长7.1%。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增长30.8%,铅矿砂增长63.8%,农产品、原油进口分别下降27.7%和28.1%。
3、贸易对象更加多元化,对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进出口各有亮点。2014年,我省进出口市场前5分别是香港、东盟、欧盟、美国和南非。具体来看,新兴市场中我省对非洲出口增长138.7%,对东盟出口增长91.9%,远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传统出口市场中,对香港出口增长17%,对欧盟出口增长11%,对日本出口增长25.4%,对美国出口增长18.6%,显示出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复苏已见起色。进口方面,我省自东盟进口大幅增长168.2%,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省第二大贸易伙伴。
4、民营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外贸内生动力强劲。2014年,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8%,占全省进出口的56.7%,较2013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是拉动我省进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进出口分别增长6.4%和6.2%。
5、功能性平台支撑效应明显,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功能性平台显示出强大的支持能力,在郴州出口加工区、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继续发挥外贸功能性平台作用的基础上,2014年衡阳综合保税区投入运营,实现外贸额5亿美元。全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11亿美元,同比猛增5.9倍。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衡阳、郴州、永州3市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外贸发展突飞猛进,2014年达84.8亿美元,其中,郴州、衡阳已超过株洲、湘潭,位列全省第二、三位。
三、“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与合作实现突破
1、对外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外经发展进一步加速。2014年,全省共计核准境外企业144家,合同投资总额21.53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18.16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36.1%和31.2%,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额9.49亿美元,同比上升36.5%;累计完成外经业绩11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4%。
2、投资地区、领域、方式更加多元化,带动效应显著增强。2014年,我省对外投资业务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投资地区上,新拓展了东帝汶、芬兰、斐济、巴林等4个国家,累计向8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境外投资,新兴市场投资进一步加大。在投资领域上,楚源医学基金、泰禹集团、电广传媒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在投资方式上,新华联、三一重工、时代新材等企业注重利用香港、卢森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融资、税收、外汇和贸易方面的平台作用,开展资产及股权收购等。对外投资的开放带动效应日益凸显,阿联酋湖南商会、美国湖南工商会等境外商会成员企业纷纷返乡投资,全年境外企业带动外贸金额超过60亿美元。
3、对外承包工程竞争力增强,发展前景广阔。2014年,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加强“抱团出海”,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共新签合同额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完成营业额40.75亿美元,同比上升23.3%。增强独立接单能力,承接了湖南建工的加纳电网改造、湖南路桥的斯里兰卡公路桥梁建设、中南院的牙买加石油炼化厂等一批工程项目。主动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湖南建工拟成立海外业务全资子公司,湖南路桥提升注册资本以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竞标要求。经营模式迈向高端,承包方式逐步由工程施工模式拓展为DB模式、EPC一体化总承包模式,探索实施BOT、PPP等建营一体化高端模式,经营范围延伸至房屋建筑、水利水电、机电安装、公路交通、化工冶炼等领域。
4、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规范,劳务纠纷大大减少。全面贯彻落实《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加大了对外劳务合作支持力度,强化外派劳务市场规范管理,全年共派出劳务人员6.93万人,月末在外9.97万人。建立了48家对外劳务服务平台,平台数量全国排名第二,实现了全省全覆盖。启用全省对外劳务合作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劳务项目流程进一步规范化、电子化,大幅减少了境外劳务纠纷。
四、消费市场平稳运行,流通业加快发展
1、市场运行平稳,流通的地位更加突出。2014年全省完成社零总额10082亿元,同比增长12.8%,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1%,消费已成为我省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并为70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餐饮、物流已突破千亿,居民服务业完成740亿元,再生资源完成920亿元,药品流通较快发展。
2、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平稳增长。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的商品中,吃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0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分别增长22.9%、29%、20.7%。穿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11.48亿元,增长12.9%。其中,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11%、15.2%和17.8%。
3、居住类、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居住类和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分别实现商品零售额147.49亿元和408.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6%和16.8%。其中,书报杂志类增长15.9%,中西药品类增长15.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4%。
4、交通电器设备类商品零售额持续增长。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的商品中,交通电器设备类实现零售额1548.21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家用电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9.34亿元,增长12.3%;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84.64亿元,增长15%。
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和住宿餐饮消费低速增长。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的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05.13亿元,同比增长4.7%。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74.28亿元,同比增长0.2%。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96.86亿元,同比增长0.9 %。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