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果秀食品创建自主国际品牌,推广湖南本土猕猴桃、黄桃等优质农产品。湖南省茶业集团设立自主品牌“XIANGTEA”,入驻跨境电商领域,产品受到德国、俄罗斯、非洲等海外市场热捧。传统外贸企业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公司在国内开分公司、设直播网点,目前国内市场主营收入已占总营收的40%以上。
湖南是中部省份中唯一一个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3年来,我们结合发展实际,围绕建机制、抓改革、促转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着力加快推动全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探索湖南特色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2023年,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湖南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优化内外贸监管服务环境、推动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业态、打造内外贸创新发展平台、加强内外贸发展要素保障,湖南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试点。
2024年8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创新发展工作措施》,提出六方面19条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引领下,湖南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新举措。通过“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即AEO企业)组合享惠新模式”,湖南加强了海关AEO认证体系与国内信用体系相衔接。启动实施“综保区优化进出区监管新模式”“综保区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2B分送集报模式”等创新举措,湖南进一步优化综保区内贸和外贸监管机制。通过“长江中上游进口转关货物转运监管新模式”,湖南推动城陵矶港、武汉港、九江港、重庆港等港口的相互协作,推动货物在内河港口间串联流转。
“我们推动美的冰箱‘除味抑菌标准’成为了马来西亚行业标准。”廖光辉说。依托湖南自贸试验区标准合作创新中心,湖南实现了东盟检测认证前置,在国内即可为出口企业出具东盟各个国家均认可的“马来西亚检测认证证书”。
下一步,湖南将继续探索试点,着力优选一批内外贸一体化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转型样板企业,打造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规则规制、信用体系等相衔接。
此外,该省还计划推动出台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专项政策,推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助力形成更多具有湖南特色的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成果,为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助力双循环、拓展新市场、促进新消费
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严峻,沈裕谋表示将从短期、中长期两个层面“出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短期内,湖南着力优化应对机制,由省商务厅牵头,联动发改、财政、工信、科技、人社、外事、海关、税务、外汇、金融、贸促会等部门,力争对经济形势做出快速反应和精准决策。基于已开展的“外贸企业大走访 助企纾困强信心”行动,湖南着力开展“一行一策”“一企一策”针对性帮扶,扶持培育一批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专业服务。
中长期层面,湖南计划开展“千企百展拿订单”行动,加大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商协会、使领馆、贸促机构的对接合作,帮助外贸企业拓展非洲、东盟、中亚、中东等多元市场。
同时,湖南一方面着力助力企业数字化出海,通过“跨境电商加海外仓”拓展营销渠道,另一方面将积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搭建外贸优品内销渠道,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培育一批“三同”企业、“三同”产品。
会上,湖南省商务厅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将于4月27日至29日,在株洲联合主办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博览会。博览会以“助力双循环、拓展新市场、促进新消费”为主题,同步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南站活动,通过政策宣介、产品展销、对接洽谈、消费体验等形式,助力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此次展会邀请了近千家专业采购商,包括国内大型商超、电商平台,以及来自非洲、东盟、中东欧、中亚、南美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力争构建“内外联动、供需对接”的商贸格局。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服饰、箱包、陶瓷、硬质合金和关键基础零部件、国际专场等外贸企业需求较集中的5场供需对接会,并新增工业应用馆,展出包括硬质合金、五金配件、新能源和电力设备在内的湖南优势工业品,帮助工业制造企业拓展国内国际销售渠道。展会还计划设立专区开展政策宣讲、发力政银企对接,与企业共渡难关。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