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中车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中车首届智能制造业务创新论坛在株洲举行,中国中车各子公司就智能制造与韩国三星等企业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车智能制造路线。
中国中车总信息师王勇智、中国中车研究院院长龚明、中国中车副总工程师兼信息化管理部部长王顺强,三星SDS副社长朴璟桢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工信部两化融合专家蒋明炜,中车总部相关部室及中车旗下17余家子公司领导专家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上,中国中车总信息师王勇智、三星SDS副社长朴璟桢、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邓恢金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均表示希望借助本次论坛的交流平台,碰撞思想火花、带来全新理念,共同探讨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勇智在论坛现场致辞中表示,今年中国南车、北车合并成中国中车后,已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52家,员工18万余人,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合并后的中车未来将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实现中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全面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中车”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智能化中车”的目标。
邓恢金表示,面对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来袭,株洲所正借助IT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向工业4.0转型升级。株洲所始终认为,只有促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两化深度融合,只有不断增强企业制造装备技术水平和关键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只有不断推动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为核心任务的智能制造发展,才能实现株洲所从专业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化。他希望借助本次论坛为机会,搭乘智能制造这列快车,推动企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会上,三星SDS卢映周女士在会上以《三星的制造革新及SDS充当的角色》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说。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专家、北京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分别以《而今漫步从头越—中车智造2025设想》和《新一轮工业革命与智能工厂》为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
25日,株洲所、唐山公司、四方股份公司、齐齐哈尔公司、浦镇公司、永济电机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就智能制造推行情况及“十三五”发展设想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6日,三星SDS的三名专家从智能工厂的推进方向、智能工厂的主要案例、智能工厂的管理和运营三个不同角度深度解读了“智能造”。
此前,在今年7月,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46个项目中,中国中车就独占5席。其中,公司3个项目入选,成为全国入选智能制造项目最多的企业。入选的三个项目分别是:轨道车辆核心部件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轨道交通网络控制系统应用标准试验验证项目、新能源客车智能化工厂项目。如此之多的项目同时入选,充分显示了中国中车、株洲所实现智能制造的实力。
据了解,2013年德国政府为提高其工业竞争力,提出“工业4.0”战略,正式开启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2015年,中国发布组织近千名院士和行业专家,花费两年多时间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国制造2025”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列为未来十大重点领域,而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升,而这也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中国中车旗下的不少子公司,正努力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的升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智能制造不仅仅是指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在中国中车,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都围绕智能、绿色、高效,让产品变得更“智慧”。
在论坛闭幕仪式上,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冯江华表示,此次论坛,是继“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中国中车首次举办的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交流盛会。论坛期间,与会领导、专家热情分享了智能制造的战略决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期待后续各方继续加强交流,深入交流探索中国中车智造之路。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