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按照北改发〔2015〕1号文件的要求,北湖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中心,以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认真贯彻“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要求,积极创新思路办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区商务事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190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同比增长13.12%;实际到位内资35.5亿元人民币,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同比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45100万美元,完成年任务的106.1%,同比增长157.7%;加工贸易进出口400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9.6%;标准厂房建设完成16.2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35%,同比增长108.8%,出租率100%;劳务输出35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境外工程营业额40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6.75亿元,同比增长12.2%。
一、坚持创新有为招大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1、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年初即对全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专项调研和全面摸底,研究分析开放型经济形势和面临的困难。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全面谋划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起草制定《北湖区招商引资工作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为下步全区开放型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积极做好重大项目包装储备工作,印制《北湖区招商手册》(2015版),为大力宣传推介北湖提供了最新、最细的宣传资料。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高铁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发布招商信息,展示北湖形象。
2、积极推进重大招商活动。围绕重大节会,预先做好充分的客商、项目衔接准备工作,选准选大选好项目,积极开展“点对点”的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先后组团参加了第3届“上交会”、第9届“中博会”、2015年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活动分会场2015年郴州(深圳)承接产业转移专题招商推介会、2015年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2015年“厦洽会”、第三届湘南投洽会等,并于5月底举办了2015年北湖区自主招商推介会,会上共发布招商项目31个,其中发布重大项目4个,分别是仙岭湖开发建设项目、仰天湖景区项目、郴州市西区医院项目、骆仙完全中学项目。目前,郴州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湖南•郴州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暨国际家居(郴州)博览中心项目、骆仙中学项目、PPP模式合作共建郴州市三医院项目、中核五公司保障性住房战略合作项目、郴州空港经济区暨湖南翔龙通航产业园项目已成功签约。
3、广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持续开展“集中招商引资活动月”活动,先后赴北京、沈阳、新疆、成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客商联络和项目对接,考察走访了20多个项目和企业。同时,大力“请进来”,邀请中国供销集团、葛洲坝集团、广西博世科有限公司、深圳郴州商会、中核五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100多名客商前来我区考察。对已在我区落户的重点企业,鼓励其增资扩股、技术改造、创新研发,利用其资源优势,推动引进有利于完善全区产业体系的上下游关联企业、配套企业,推进以商引商。
二、坚持多措并举促消费,区域商贸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1、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积极落实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措施,引导和支持中皇城、步步高、沃尔玛等大中型商贸零售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推广活动,组织本地企业参加2015年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第三届湘南投洽会等展会和“2015年湖南网购节”、湖南首届“金秋购物节”等活动,着力提高北湖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推动节会经济。
2、加强商贸流通管理。积极推进商务诚信建设,组织区内商贸零售企业广泛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加大商贸流通企业争资立项工作力度,支持天湖牛歌、三合乔龙申报省级商务对口产业引导资金。进一步加强直销企业管理,完成对天津天狮、天福天美仕生物科技等直销企业在北湖区设立服务网点的选址确认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不断完善信息收集报送网络,坚持粮、油、菜、肉等主要生活品周报制度。全面开展商贸“四上”企业清查,配合统计部门指导乡镇(街道)督促区内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积极完成申报。进一步加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调度工作,对中石化、中石油及汽车行业等限上大户企业进行走访了解。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3亿元,同比增长11.3%。
3、积极引导电子商务业发展。深入开展全区电子商务发展调研,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华泰商学院电子商务特训班和淘宝精英培训班,配合人社局等部门大力推进首届郴州(北湖)微商创业大赛。积极支持三合乔龙公司申报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指导商贸企业利用“互联网+”模式扩大市场销售。在第三届湘南投洽会上,三合乔龙、优品微商等公司在北湖展馆开展产品扫二维码送礼品、微信下单等活动,备货产品一天之内销售一空。
三、坚持着眼长远谋发展,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承接平台
1、科学规划定位。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对城区新、老市场对接搬迁及功能定位、老市场搬迁后转向经营、开展利用等相关问题,广泛开展调研,反复征求意见,多次提交建议报告,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8月份,专门聘请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宝骐市场咨询顾问公司开展专业研究和论证。9、10月份,先后两次对调研形成的《郴州市中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报告》进行集中讨论,现已按程序报送市政府审核。
2、加强项目调度。全区专项市场建设总体进展较快,步步高·新天地、友阿国际商贸城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计划明年春节前试营业,高璧综合大市场、湘南国际机电建材城、湘南综合大市场等项目拟于今冬明春一期开业,北湖、马家坪市场和五岭、万华机电市场外迁承接工作顺利启动。扎实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完成了月峰、永春、骆仙等3个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05万元,积极协调西区规划的3个农贸市场(生活超市)纳入“十三五”全省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规划之中。罗家井市场老楼二楼临时销售区完成标准化改造,五里堆农贸市场顺利完成“农改超”,实现我区城区最后一个基础设施未达标市场的全面提质。在七星农贸市场成功申报全市文明集市的基础上创建省级文明集市,组织指导骆仙、三里田、下湄桥等6家标准化农贸市场申报区级文明集市。
3、完善承接平台。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载体。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矿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群,石盖塘工业小区、华塘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湘南国际物流园等三大园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湘南国际物流园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更加完善,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广铁集团货物运输战略装车点、铁海联运、亿达国际快件快递暨香港直通车货物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中心、五定班列、矿业仓储中心等,已将园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无水港”,初步形成了立足郴州、连接长株潭与珠三角城市群、辐射海外的集物流仓储、商品配送、海关监管、集装箱中转、保税业务等个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示范性物流园区。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