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化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把做好农村就业工作、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抓紧抓好,全县自上而下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发动,劳务输出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为农民工出国务工打造绿色通道,把劳务市场、搞好劳务协作、打造劳务品牌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政府推动,多措并举,努力开辟劳务市场,积极发展劳务协作,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化,各项机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具备了一定的外派劳务资源培育和储备能力,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机构规范、保障有力”的外派劳务工作格局,同时逐步产生了“出国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效应。
一、新化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2011年3月,成立新化县外派劳务中心。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部、报名咨询窗口设在新化县梅苑开发区新吉路(县工商局一楼),报名服务大厅520平方米,主要负责接待出国劳务人员咨询报名、发布各类出国劳务招聘信息、小型招聘会的发布以及平台管理系统、数据库更新维护和网络信息的发布,并建立“新化县出国劳务资源库”(负责人:蔡东波、蒋晓玲);纠纷协调部、办公室设在新化县梅苑开发区富康路(县商务局一楼),办公面积100平方米,主要负责劳务纠纷协调、劳务公司的对接、国外工作人员的联系和及时处理国外务工人员家属应急性事件:(负责人:罗红辉、龙忠)。培训部设在我县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主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出国前适应性培训及考试任务:(负责人:田申杰、邹国之、袁树梅),并配备了多名高级技工教师,长期开设机电技能、服装技能培训。
二、2015年开展工作情况
平台运行至2015年8月底,主要向日本、新加坡、阿尔及利亚、乌干达、马来西亚、安哥拉、尼日利亚、德国、非洲、欧洲等地输送劳务人员2848名,工种包括施工技术员、木工、泥瓦工、司机、厨师等,其中2015年8月底前输送劳务人员348名,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外派劳务良好工作氛围
我县申报外派劳务基地县取得资格以来,为切实加大外派劳务的宣传力度,我们充分利用电视、会议、网络等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外派劳务相关知识,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关于对外劳务合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宣传有关国际惯例及有关合作国家的概况,提高人民群众对外派劳务工作的认识,让群众接受和理解外派劳务的新精神、新政策和国际劳务新形势,最终做到家喻户晓。针对我县外派劳务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老百姓对外派劳务工作认知度不高的情况,我们重点做好以提高外派劳务工作知名度为目标的专题宣传。特别是2015年,我们投入了大笔资金,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宣传工作。一是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分赴各乡镇、村、街道发放与张贴;二是在城区及各乡镇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120余幅,制作了墙体广告18面;三是在新化电视台长期播放宣传广告,播放飞字字幕,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典型推介;四是发送宣传手机短信50000余条;五是利用LED流动广告车机动灵活、贴近市民、受关注度高的优势,在城区宣传110小时,利用宣传车下乡宣传40多天;六是从去年到现在,与县人事和劳动保障局在城区中心地段联合或单独主办了10余场人才招聘会,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七是今年初和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共同策划“眷念梅山情 温暖回家路”大型公益活动,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迎接在外乡亲,取得了良好反响。宣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外派劳务的好处与意义,出国手续办理流程与费用,外派劳务人员的要求,部分国家的风土人情,外派劳务人员的务工体会与心得。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使不少市民和务工人员明白:打工不仅可出省,还可出国;不仅在国内打工赚钱,出国打工可能更赚钱;出国打工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从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股积极参与外派劳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搭建平台,构建体系
自2011年以来,我县外派劳务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不辞劳苦,经常和联络员一起深入乡镇、村组基层了解实情,积极与村民交流,既宣讲法律政策,又倾听村民的顾虑和要求。通过走访,不仅与村民建立了坦城互信的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根据我县外派劳务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中总结出我县劳务工作开展方向:一是可从经济欠发达、离县城较远的乡镇先入手,这里的老百姓主要是靠外去打工维持生活,并且想多挣钱改变自己家庭的面貌;二是可从家庭条件较差的人员先入手,这些人想赚钱搞建设,尽早致富,改变家庭的困难处境;三是可从有出国务工先例的村先入手,这些村有人懂出国务工的经验和知识;四是可从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先入手,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可带几人甚至几十人出去,工作上进行传、帮、带,技术上有保障,这样就能达到“出国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效果,具有示范效益。
为规范、合理地建设我县外派劳务服务平台,自平台成立以来,我们派工作人员先后去浏阳、宁乡、湘西、张家界、株洲市、江苏南通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参观考察,我们吸收借鉴外地先进平台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一方面在我县外派劳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开阔了视野,促使观念更新,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我们初步形成了工作体系,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信息工作网络。我们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启动外派劳务信息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县商务专干会议,以加强人力资源储备为重点,以新化县人民政府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为依托,融合各乡(镇)、街道以及行政村、社区、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职业中介等信息工作站和信息员,建立新化县对外劳务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全县30个乡镇设立了联络员,对离县城较远、对外部信息接收较慢的个村,我们都配置了一台电脑,并指定每个村的文书作为业余信息员,方便当地老百姓了解有关外派劳务信息。为了提高各乡镇联络员及各村业余信息员的业务素质,2015年我们还对其进行了多次专业培训。这样,一个以平台为中心的县、乡、村三级信息工作网络初步形成。
三、创新工作思路,打造绿色通道,开拓特色业务
我县外派劳务服务平台建立以后,开展了大量富有开拓性的工作:
1、建立“新化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网站。为了方便劳务人员和外派劳务公司了解我县外派劳务工作的动态,为远程报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通道。
2、促成与银行对接,保障出国资金。由于出国务工劳务对接手续费较为昂贵,不少农民工不得不放弃出国务工的机会。为了使更多的新化县剩余劳动力走出国门发家致富,新化县商务局与中国银行新化支行达成了合作协议,为出国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新化县商务局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提供10万元作为合作事宜的保证金,并将存单存放于中国银行新化支行,农民工朋友出国务工可向中国银行新化支行申请2万元以下贷款的支持。这样就解决了出国务工人员担心手续费难以支付的后顾之忧,将让更多的新化人走出国门,为农民工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大帮助。
3、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平台具有广泛性、便捷性。为更好地提供服务,加强外派劳务服务中心与出国务工人员的沟通,了解出国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及安全情况,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走出国门发家致富,新化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特地开通了新化县外派劳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平台。我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利用微信平台传播外派劳务政策信息,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首开先河。微信服务平台,不仅可以让出国务工人员及家属及时了解出国务工动态,更主要的是还能学到出国务工的知识和方法。
4、建立短信服务平台。为满足广大农民兄弟及时掌握出国务工的就业信息,工作人员将全县30个乡镇、场、区、办分管领导及村干部的通讯录汇集在一起,通过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定时统一向基层干部及村民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就业信息,让广大基层干部把信息及时传递给身边的农民兄弟,使更多的农民兄弟走出国门发家致富。通过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拉近了平台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搭建了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体系新平台,使就业信息快捷传递,撬开了对外劳务工作闸门,农民工络绎不绝地前来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咨询报名,接连不断地咨询电话应接不暇,又一次创新了我县外派劳务工作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5、开展双稳工作,排忧解难。稳住家庭、稳住务工人员,“双稳”服务为出国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派得出,稳得住”,今年以来,外派劳务中心工作致力于派出人员的后期服务工作,做到员工放心、家庭放心,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和务工人员家庭的后顾之忧,达到了稳住家庭、稳住员工的“双稳效果”。
6、加强与劳务公司的协作。近二年来先后与红海、汇洋、国湘、三祥、同心、郑州八方、江苏常青等10多家劳务公司达成合作关系,为双方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
7、架起高校毕业生出国的桥梁。高校毕业生出国就业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高校毕业生出国就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培育“国际接轨复合型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拓宽就业视野,加大毕业生出国就业的思想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出国就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外派劳务中心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全方位为高校毕业生出国就业服务,架起高校毕业生出国的桥梁,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出国门,开阔视眼,丰富人生阅历。
8、举办了湖南省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作经验交流会。 8月6日至7日,旨在加强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劳务服务水平的提升的湖南省对外劳务服务示范性平台经验交流会在新化召开。新化县、湘西州、张家界、祁阳县、株洲县、常德市、浏阳市、宁乡县、双峰县、江苏省南通市等商务局、外派劳务服务平台负责人,齐聚新化县参加此次商务盛会。
四、注重质量,搞好服务,规范管理,打造品牌
新化县商务局加大了外派劳务工作力度:一是增配了人员,充实了队伍,配备了一正两副,健全了外派出劳务服务中心班子队伍,外派工作力量大大加强;二是改善了办公条件。装修了新办公室,配齐了相关设备设施,外派劳务有了象样的工作基地。外派劳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没有辜负领导的厚望,积极开展工作,2015年截至8月底已派出348人。除加大派出工作力度外,着力于“派得出,稳得住”,通过大力开展稳住员工家庭来稳住员工队伍的“双稳”活动,为出国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为解决外派劳务人员“走前担心”和“走后担忧”的问题,我们实施了“全程服务,定期回访,重点监控”的跟踪服务制度。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外派劳务网络服务体系,协助外派劳务人员办理出国前相关手续,协调金融机构为外派劳务人员提供前期贷款,解决出国前期费用。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加强同外经企业联系,定期了解外派劳务人员工资待遇、生活和工作情况,互通信息,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劳务人员家属解决困难,为劳务人员安心务工解除后顾之忧。
新化是个人口大县,人力资源丰富,为着眼长远,树立外派劳务工作中的“新化品牌”,我县在选送外派人员时,注重学习外地先进平台的经验,从开始就确立“送一个成功一个”的思路,坚持宁缺毋滥。在搞好外派劳务人员培训的同时,坚持三类人员不送出,即有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的人不送出;有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等不良习惯的人不送出;有脾气暴燥、性格孤僻等性格的人不送出。不向三类公司送人,即不向列入商业部黑名单的公司送人;不向无外派劳务经营资质的公司送人;不向“篮子公司”送人。这样做可能会使当前工作业绩不突出,但只要我们持久坚持,“新化品牌”迟早会在外派劳务工作中响亮起来。
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必须发挥“走出去”桥梁的作用,要充分立足本地实际,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加大与外派劳务企业和央企的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赢。一是当好服务员。加快构建出国务工绿色通道。推进报名方式从传统报名方式向互联网+工作模式转变,建立健全县乡联网直报网络体系;强化劳务公司内部管理,尽可能缩短报名、培训、体检、签证等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间;督促涉劳管理部门提高审批效率,缩短签证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劳务人员出国前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二是当好协调员。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动、平台推动的劳务外派工作格局,加强劳务公司与劳务平台的业务联系,鼓励、引导劳务公司来全省各平台宣传、推介、对接项目。加强劳务平台与高校的合作,实施订单化培养计划,提高就业率并加强与政府间的合作;引导平台、企业增强经营的能力,积极和有外派劳务的央企沟通协作,加强和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三是当好信息员。鼓励、引导劳务公司建立境外劳务信息收集系统和传递系统,加快推进办公场地和培训场所建设,大力创新经营模式,争创出国劳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对外劳务合作模式。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资金上也投入了不少,到目前为止,工作成绩也逐步显露了出来,但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更多:一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我们开始的纯服务性工作,都是贴钱的买卖,没有任何收费更无其它经济来源,全靠财政投入,活动经费入不敷出;二是业务刚开展不久,没有撑握规律,又很少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还得做大量探索性工作。三是劳务出口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合作企业不足10家,每年需要的劳力派出人员相对于新化4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明显不够。
虽然如此,但我们相信:有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市商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我县外派劳务输出范围定会越来越广,劳务输出的渠道定会越来越宽,从而真正把外派劳务产业培育成富民强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