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海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打造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助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案收悉。对于该提案中提出的有关建议,我厅高度重视,经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金融监管总局湖南监管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制造业开放发展的数字场景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以场景数字化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夯实数字底座。全省今年新建成5G基站5977个,累计建成5G基站14.3万个,排名全国第8。二是壮大平台体系。目前全省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280个,主要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达1050万台(套),累计研发工业APP超4.5万个,采集的数据参数种类超4万种。三是培育示范标杆。省工信厅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项目建设计划,湘潭大学的“工业设计大模型”等21个项目入选。发布湖南省“智赋万企”十大应用场景及48个典型案例,数字研发设计、柔性生产制造等十大应用场景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四是推进企业数改。加快推动“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步伐,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累计推动64.69万家企业上云,4万家企业上平台;累计建设智能制造企业1117家、智能制造产线(车间)1845条(个)、智能工位11650个。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2023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我省10家企业13项产品(方案)入选。
二、关于打造国家数字文创贸易示范区
湖南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内在基因、雄厚的科创基础、先发的融合探索、高能级的国有平台、“年轻人友好”的城市气质,具备发展数字文化贸易的基础。省商务厅以省委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体制改革试点”专项任务为契机,开展《创建数字文化贸易国际枢纽港 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支持湖南音视频、动漫游戏、图书出版、数字文博等重点数字文化产业提质倍增,支持烟花、陶瓷、湘绣等优势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开拓国外市场。一是以落实商务部等27部门《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资源整合,拟出台一批支持政策、开展一批改革试点、争取国家一批政策支持。二是创建“国际数字文化贸易中心”,打造以长沙市为核心、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增长极、以省内有条件的城市和园区为支撑的“一极引领、多点支撑”发展新格局,着力建设数字文化贸易创新引领区、优质高端要素集聚样板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区,促生新的贸易主体、贸易组织、贸易技术、贸易形态、贸易规则、贸易生态。
三、关于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数字港”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数字创新工程”列为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之一,鼓励企业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省商务厅着力抓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一是实施“百店千品上平台”行动,多方联动运营好“中非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到2027年,引导200个以上非洲品牌入驻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引导发制品、箱包、农机、陶瓷、服饰等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带入驻非洲头部电商平台。二是支持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在非建立境外运营中心、行业展示馆、体验支持电商平台深化与非洲当地线下渠道、本地品牌和中国工厂的合作,选择重点区域和国家,加快布局海外仓,因地制宜建立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网站、支付、客服、物流、末端派送服务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到2027年,培育1家非洲区域性跨境电商头部企业。三是支持电商平台深化与非洲当地线下渠道、本地品牌和中国工厂的合作,选择重点区域和国家,加快布局海外仓,因地制宜建立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网站、支付、客服、物流、末端派送服务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到2027年,培育1家非洲区域性跨境电商头部企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在提升中非经贸合作金融服务便利性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数字直连。当前辖内部分银行机构已与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高桥市场采购系统建立数据直连,助力市场采购客户贸易结算线上化。二是优化跨境结算。针对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收汇难题,鼓励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银行机构积极推广跨境易收业务,为企业提供当地本币收款、货币兑换及跨境结算服务。三是发挥全球网络优势。引导辖内外资银行充分发挥跨境金融领域的服务优势,立足全球网络,利用境内外联动开展融资服务,如鼓励渣打银行利用泛撒哈拉沙漠区域最大国际银行的声誉,为数字贸易物流枢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助力我省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四、关于加快中部地区数字贸易物流枢纽建设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多层级货运枢纽体系构建,特别是致力于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覆盖面,提升数字监管和设施数字化水平。一是以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为重点,推进港口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夯实港口智慧发展基础。实现重点港区5G网络全覆盖,为满足港口多场景应用需求提供安全的网络保障;综合运用AI视频识别、云计算等技术和远程操控技术等,实现集装箱岸桥智能理货等自动化升级;通过码头视频监控全覆盖等,为港口生产管理流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提供必要媒介。通过港口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实现生产作业流程可控、可视,数据实时采集,为港口智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二是依托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港口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全流程信息化。搭建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内部管控一体化和运营分析实时化;建设网上受理平台,实现单证无纸化;搭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数据流的融合。三是初步构建水运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分析和共享能力,提高决策分析智慧化水平。搭建数据中台,依托数字中台对接生产管理系统、运营管理平台各系统,为决策提供支持;构建三维可视化大数据平台,使用BIM技术构建码头模型,集成地理信息等应用,实现三维可视化虚拟实景,实时展示码头作业状态。2024年,省交通运输厅已将智慧港口建设列入“揭榜挂帅”科研课题,结合虞公港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五、关于推动数字贸易制度体系建设有关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省商务厅在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投资促进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湖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时对接落地中央标准版功能的同时,根据我省实际,有序上线了一系列地方特色项目,包括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保税服务等相关功能。二是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目前我省没有城市获批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现已指导长沙等城市参照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开展服务贸易工作。若商务部开展新一轮试点扩围或示范区工作,省商务厅将联合市州积极争取。三是积极推动服务业领域外资合作。积极与外国政府、商会、企业等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服务业领域外资项目的引进与落地,如积极对接瓦伦西亚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争取他们在长沙投资建设高等研究院;针对《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建议,省商务厅会同省发改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省直部门,外商投资企业、行业协会等方面意见,并征求了各市州、国家级经开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面的意见,共归纳梳理47条修订建议,其中涉及服务业领域的有15条。四是鼓励开展数字贸易研究。每年积极邀请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来湘就数字贸易进行授课与经验交流,在专项资金中明确支持开展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人才培训培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在优化数字贸易体系金融服务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提升跨境金融数字化水平。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促进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保护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等相关规则在跨境金融服务中的对接和运用。加快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运用平台有关功能开展便利化金融服务,构建经贸主体互补共赢的数字化贸易金融生态。二是创新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鼓励各银行保险机构探索服务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金融创新,支持海外仓网络建设,服务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为跨境电商平台与卖家提供涵盖签约、审核、收付款、汇兑申报、保单出单等一揽子线上综合服务支持;为第三国购买货物等模式下真实合规的新型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为海外仓优质建设运营主体提供全球开户、内保外贷、租赁保函、货押融资等金融产品支持。三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企业在湘设立分支机构,在相关行政许可准入工作中开通绿色通道,切实提升行政许可效率,促进我省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差异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六、下一步举措
下阶段,我厅将积极会同相关单位充分借鉴您的建议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促进我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持续用力。
二是湖南单一窗口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根据智慧口岸的总体要求和跨境贸易发展实际,进一步丰富地方特色功能,积极探索服务贸易与单一窗口的深度融合。
三是根据数字贸易发展实际,研究和借鉴外省数字贸易方面先进经验做法,积极探索与湘潭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感谢您对我省商务和开放型经济以及数字贸易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商务厅
2024年6月17日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