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流通创新 促进新型消费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大力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和“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统筹推进设施改造、主体培育、业态创新、管理优化,布局了合理的城市商业体系、打造了便捷高效的城乡流通渠道,满足居民品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一、前期所做工作
一是实体商超转型融合发展方面。2023年,我省出台《落实“稳增长”20条 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财政政策措施》,明确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省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8.14亿元,重点支持了流通主体培育及消费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外贸电商融合发展等方向,有力促进了我省消费全面升级。一是促湘企上市助推“金芙蓉”跃升。开展“湘企促上市 商贸大升级”行动,在全省培育了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零售、批发、物流、电商企业集团等上市后备流通企业。二是推动融合发展。连续举办四届“潇湘韵 中国风”老字号嘉年华,组织省内重点零售企业、步行街中小企业、电商、老字号企业现场洽谈对接,推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合作。三是发力首店首发经济。长沙、常德、岳阳等城市加快步伐,从城市禀赋和消费特点出发,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抢占首店经济的新高地。据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到2023年,长沙共计开了465家首店,2024年一季度,长沙共计新开出15个首店,数量同比增加200%。
二是大力培育本土龙头电商企业方面。我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数字商务集聚区培育建设工作,2023年全省共认定9个省级数字商务集聚区,新增3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增数量居全国首位;安克创新、电洋信息、惠农科技、可孚医疗、三诺生物等5家企业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新增数量居中部第一。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商业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目前,省财政厅正会同财信金控抓紧推进设立大健康、数字产业子基金等首批6支子基金。电商产业不属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极,且投资领域较为狭窄,建议不再新设省电商产业基金,电商的产业发展可按照行业类别争取省级引导基金相关子基金支持。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方面。一是推动智慧商圈建设。2023年长沙市五一商圈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海信广场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培育了2个湖南省A级智慧商圈和5个B级智慧商圈,重点培育7个省级商圈、61个市级商圈,9个省级智慧商店,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分析消费趋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消费服务水平。二是发展农村直播电商。2023年首次联合直播电商龙头平台抖音电商开展“山货上头条-风味湖南”数字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为300余家企业和600余名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公益直播电商运营培训,活动期间销售湖南农特产品517万单。推动市州、商协会等开展直播电商助农、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等300多场电商促消费活动,助力农产品上行。
四是大力培养流通人才方面。指导职业院校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全省技工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就业”“教产研一体化”“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与省内重点制造、流通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指导技工院校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围绕产教融合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校教学内容,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近年来,全省7所技工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700余人。2023年,开展湖南省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指导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开展全省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
五是提高县域流通效率方面。推动我省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出台实施《湖南省“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将发展冷链物流和县乡村物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以及农产品冷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22至2023年,共计争取到中央财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资金3.353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约60亿元。全省共新建或升级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81个,乡镇商贸中心306个,村级便民商店11059个,县城物流配送中心132个,农贸市场542个;县域物流共同物流配送率超过32.88%;农村电商覆盖率达87.78%。2022-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2.8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全省新增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库容1.71万立方米;新增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多温区)0.55万立方米,低温配送中心库容40.57万立方米;新增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库容53.38万立方米,其他类型农产品冷链设施7.91万立方米;新增冷藏运输车400余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面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有关部署,推动商业实体与旅游、文化、健康、体育、养老、托幼等服务行业融合跨界发展,构建新零售企业、商业企业、媒体机构、投资主体等多方参与的新零售品牌孵化生态圈。我厅目前正在完善智慧零售示范创建活动方案,将遴选一批智慧化可复制模式的零售企业,在全省予以推广。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投入,助推消费领域企业降本增效,着力促进新型消费。
2.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健全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探索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试点,不断提升全省技工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流通人才。二是推进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加快物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开展“智赋万企”创新技术管理工程师评价,为流动企业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3.持续加速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引导邮政、供销、电商、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批发、零售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推动商旅文等一体化业态发展,增强服务业推动生产、促进流通、扩大消费功能。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通过引导邮政公司、电商平台投放更多种类工业品下乡,弥补农村实体店供给不足短板,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
4.持续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物流“十四五”规划的落实,积极开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相关工作,支持县市区完善优化仓储物流布局,鼓励传统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等开展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物流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资金等。按照“强节点、建链条、优网络”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感谢您对我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消费促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商务厅
2024年6月4日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