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联、毛育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 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议 大力推动我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1.积极促进湘企“出海”。一是提供资金支持。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对符合要求的境外投资项目,在前期费用、贷款贴息、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助力我省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合作。出台出口订单融资贴息、供应链平台企业融资贴息、鼓励类进口商品目录贴息等支持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贷款,以及各类基金、保险。创新支持对外投资和贸易融合发展,用好“一带一路”融资窗口,持续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推荐申请“一带一路”融资窗口支持的项目。联合省财政厅、省外汇管理局印发《湖南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产品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工作方案》,实行“两免一补一优惠”,积极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开展汇率避险。三是深入研究分析我省产业各环节的全球竞争优势、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聚焦国际市场,前置指导引导工作,帮助企业找准对外投资方向和定位,优化投资路径,坚定投资信心。四是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湖南省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政策入企、市场开拓、国际人才、管理提升、跨境金融、权益保护等六个方面开展服务行动。
2.拓展对外交流空间。一是完善“抱团出海”机制体系,建好用好省企业“走出去”联盟、省能源国际合作产业联盟、省矿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用好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第十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展览会等经贸活动平台,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二是组织我省中小企业组团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促进企业积极开展交流展示、洽谈合作,参加视频直播和新品发布、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等多项活动,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三是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展、开展国际认证、建设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开展出口订单融资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降低成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省级《重点境外展会目录》范围,对企业线下参加目录内展会的展位费、展品运输费及人员费进行补贴,并进一步提高支持上限。企业参加目录外展会,市州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开展省级外贸提质增效工作,提高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外向度。
3.鼓励新兴产业出海。一是支持数字经济、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等新兴而轻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支持互联网平台类公司、游戏公司、短剧娱乐公司出海。二是支持金融机构、法律服务跟随民营企业出海,为民营企业海外发展输血送暖、保驾护航。鼓励出海企业设备改造更新,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迭代,增强我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指导我省文化贸易企业和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发现和培育一批如万兴“文化加科技”出海全球商展、文化薪火·品牌赋能:湖南烟花企业赴美烟花系列展会暨中国烟花品牌美国市场推广活动等民营企业项目纳入2024年“千帆出海”重点活动(项目)清单。三是各银行保险机构探索服务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外贸新业态的金融创新。广发银行推出跨境电商专项融资支持产品,在准入标准设置、授信等方面制定了符合跨境电商特点的定制标准和流程。中国信保湖南分公司出单承保了怀化国际陆港货运服务贸易,对怀化至北部湾的铁海联运、怀化至老挝万象的跨境货运班列等运输服务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4.搭建综合服务平台。一是用好“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商务部“海综服”等平台联通,建设“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湘企出海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公共服务。集聚法律、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领域优质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专业服务。二是加强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评选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包括资质代办、通关物流、市场开拓、外贸谈判、结汇退税、融资服务、信用保险、政策宣贯、培训咨询等业务,解决企业开展外贸业务难点、堵点。三是支持境外湖南商协会发展,以境外湖南商协会为支点,服务我省企业“走出去”。持续强化对境外湖南商协会的管理、服务和指引,努力扩大境外商会数量和会员基础,充分发挥境外商会在深化经贸合作、维护企业权益、树立湖南形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海外湘企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企业抱团开拓市场,提高全球竞争力。四是省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运用平台有关功能开展便利化金融服务。如,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积极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政务加金融”场景服务。民生银行总行与海关总署系统直联,推出了“GPI全球速汇”等一系列便利化、线上化产品。
5.完善融资支持体系。由省金融监管局牵头,一是跨境金融支持体系基本建立。依托RCEP等重要国际协定,印发《关于推动湖南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湖南省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编发《银行保险机构对接RCEP优秀案例汇编》,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积极吸纳、科学运用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结合自身比较优势,探索构建差异化跨境贸易与投资的金融支持体系。二是跨境金融供给增量扩面。按月监测我省跨境业务供给情况。2024年,全省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发生额分别为6634.8亿元和245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36.8%;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额731.5亿元,同比增长7.0%;跨境投资信贷发生额40.3亿元,同比增长39.1%;出口信用保险、关税保证保险保额分别为647.6亿元、2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60.3%。三是跨境金融产品服务增品提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从服务物流通道建设、汇率风险管理、集成跨境平台、加强境外人员保障等领域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打造出更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机制。如,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与省商务厅、省口岸办以及相关平台公司协调联动,着力解决铁路货物运输缺少货权凭证以及融资难的问题,并成功落地全行首笔“跨境易支付——国际运费通”业务。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与商务厅、财政厅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合作推出“湘汇宝”汇率避险产品。太保财险湖南分公司推出“海外无忧”境外人员系列人身保险产品,针对“海外务工人员”提供全面保障。
6.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4年,我省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设境外企业87家,实际投资额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3185.1亿元。全省中欧班列进出口共发运1078列;怀化东盟班列发运1009列,同比增长121.76%;岳阳城陵矶完成外贸集装箱20.43万标箱,同比增长26.58%;湘粤非铁海联运发运1095列,同比增长76%;长沙航空实现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6.92万吨,同比增长14.95%。其中,2022年11月,经工信部批复同意,成立了以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的“一带一路”(长沙)中小企业合作区,是全国第三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中小企业合作区,也是中西部第一个设在省会城市的中小企业合作区。合作区成立以来,持续带动合作区优秀中小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内外市场。
7.优化外汇管理措施。一是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辖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中小科创企业可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该项政策下一步有望继续扩面增量,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白名单”企业将可在不超过等值2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二是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对于取得境外上市批准的企业,高效办理境外上市外汇登记,便利企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使用。目前两项政策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将持续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做好银行政策落实督导,确保该项政策红利惠及更多适用企业。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服务企业“走出去”。一是进一步提高“走出去”服务水平,及时解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问题。丰富信息咨询、风险提示、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训等公共服务。举办2025年度全省“走出去”业务培训班。指导法律、会计、安保等专业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汇聚多方力量和各方资源,加强企业出海服务工作,帮助全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二是持续加强与各部门间联动,拟联合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等有关部门共同评选认定一批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我省外贸高质量发展。推动组建省级进出口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分析研判形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行业凝聚力、影响力。计划出台“对外投资合作带动贸易发展”支持政策,提升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的积极性。
感谢您对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商务厅
2025年5月19日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