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3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进口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3亿美元。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79个,同比下降39.2%;合同外资金额6.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全省国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完成营业额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外派劳务5637人,同比增长28%;月末在外劳务人数26184人,同比增长18%。全省国内贸易据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初步统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20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55.54亿元。
一、对外贸易
(一)基本情况
1、2008年1-3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9亿美元,增长26.9%,高出全国平均增幅5.5个百分点,进口10.7亿美元,增长43.9%,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5.3个百分点。1季度实现贸易顺差6.3亿美元,增长6.7%。
3月当月进出口10.04亿美元,增长30.6%,其中出口6.05亿美元,增长31.9%,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3个百分点;进口3.99亿美元,增长28.6%,当月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2、1—3月,全国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5703.9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305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进口264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
3月份当月,全国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20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出口完成108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进口完成95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
(二)运行情况分析
1、3月当月进口规模近4亿美元,由于进口快速增长的拉动,我省3月份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10亿美元,增长30.6%,创单月进出口规模历史新高。
2、1-3月,一般贸易出口153702万美元,增长26.1%;进口98160万美元,增长49.8%。加工贸易出口14984万美元,增长29.4%,占全省的比重为8.8%,比去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进口7228万美元,增长23.6%,占全省的比重为6.8%,比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3月当月加工贸易出口5959万美元,增长60.6%。
3、1-3月,民营企业出口84022万美元,增长66.64%,比全省的平均增幅高39.7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54%;进口37546万美元,增长83.59%,比全省的平均增幅高39.69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口的35.14%。国有企业出口61094万美元,下降3.48%,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6.02%;进口50971万美元,增长47.35%,高于全省的平均增幅3.4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7.7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454万美元,增长23.47%,比全省的平均增幅低3.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42%,进口18324万美元,下降4.6%,占全省进口总额的17.15%。
4、1-3月,我省与五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平稳增长,进出口规模均超过2亿美元。对欧盟的双边贸易额51299万美元,增长31.8%,其中出口27939万美元,增长34.5%;进口23361万美元,增长28.6%。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额28095万美元,增长57%,其中出口10560万美元,增长33.8%;进口17534万美元,增长75.4%。与香港的双边贸易额为26355万美元,增长12.7%,其中出口25533万美元,增长10.8%;进口822万美元,增长132.6%。与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额23941万美元,增长147.3%,其中出口2361万美元,增长46.2%;进口增幅高达167.5%,达到21580万美元。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23418万美元,增长7.7%,其中出口16566万美元,增长10.7%;进口6852万美元,增长1%。
5、1-3月,机电产品出口48113万美元,增长48.0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8.4%;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6028万美元,增长48.47%;钢材出口31012万美元,增长21.9%;未锻造银出口18663万美元,增长40.49%;未锻造的锰出口8075万美元,增长67.34%;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5710万美元,增长9.8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670万美元,增长7.99%;陶瓷出口4046万美元,增长3.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83万美元,增长3.22%。
6、1-3月,机电产品进口37059万美元,增长17.86%,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4.68%。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12925万美元,增长69.17%;汽车零件进口1040万美元,增长147.05%;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32056万美元,增长203.05%;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880万美元,增长189%;钢材进口4559万美元,增长54.42%;纸浆进口1147万美元,增长12.41%;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9.68%和59.18%。
二、外商直接投资
(一)3月及第一季度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3月份当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6个,合同外资金额38837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080万美元。
第一季度,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79个,同比下降39.23%;合同外资金额净增60619万美元,同比下降24.91%;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净增89055万美元,同比增长17.27%。
(二)第一季度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1、第一季度,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6个,同比增长16.67%;实际使用外资额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6%,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49.05%。一批战略投资者项目和重大外资项目资金到位进展顺利。华菱管线项目3月份到资4000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1/3;涟源华润电力项目3月份到资2530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84.90%;怀化西澳矿业项目累计到资2600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87.54%;怡海三湘房地产项目累计到资2330万美元,占合同外资的31.07%。
2、第一季度,工业项目实际使用外资额58981万美元,同比增长53.22%,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6.23%。其中,制造业项目46个,占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的58.22%;实际使用外资额52037万美元,同比增长67.47%,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8.43%,占工业领域使用外资总额的88.23%。
全省新批中外合作企业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06万美元,同比增长203.03%。
欧盟对湘实际投资5251万美元,同比增长5.38%。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对湘实际投资分别为2848万美元、2474万美元,分别是去年的5.92倍、3.09倍。
对湘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7002万美元)、卢森堡(4000万美元)、澳大利亚(3400万美元)。
三、国外经济合作
(一)指标完成情况
本月新签合同额5375美元,累计112926万美元,同比增长455%;本月完成营业额6695万美元,累计18519万美元,同比增长30%;本月外派劳务人数2195人,累计5637人,同比增长28%;累计月末在外人数26184人,同比增长18%;本月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个,合同投资额22万美元,中方投资额11.35万美元。
(二)业务执行情况
本月累计新签合同额112926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101026万美元,外派劳务1673万美元,对外设计咨询39万美元,各市州10188万美元。本月累计完成营业额18519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完成营业额9241万美元,外派劳务公司完成营业额1146万美元,对外设计咨询37万美元,各市州8095万美元。本月累计外派劳务人数5637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外派劳务人数537人,外派劳务公司外派劳务人数848人,对外设计咨询8人,各市州4244人。累计月末在外人数26184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外派劳务人数2980人,外派劳务公司外派劳务人数12419人,对外设计咨询34人,各市州10751人。本月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个,合同投资额21.7万美元,中方投资额11.35万美元,投资地区为新加坡、泰国,长沙市1个,常德市1个,本年累计境外企业14个,合同投资额2835万美元,中方投资额1940.85万美元,迄今共有境外企业159个,合同投资额累计76162.13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48954.446万美元。
四、国内贸易
(一)3月份及1-3月全省国内贸易基本情况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提供的统计数据:1-3月,全省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20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55.54亿元。3月份当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57亿元,同比增长21.6%。
1-3月,全国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加4367亿元。
1-3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4%,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全省物价上涨8个百分点。
1-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8.0%,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全国物价上涨8.3%,高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
(二)1-3月我省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特点
1、城乡消费增速差距有所扩大。一季度,我省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5.67亿元,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1.5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2%和16.8%。农村市场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去年同期的6.4个百分点上升到今年的6.6个百分点。城市市场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城乡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2.1个百分点扩大到今年的6.6个百分点(按商务部统计口径,农村零售额为县及县以下农村零售额之和)。
2、受节日消费拉动,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增幅较大。一季度我省住宿餐饮业累计完成零售额130.31亿元,同比增长19.7%,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累计完成零售额19.36亿元,同比增长25.4%。
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发展提速,比重上升。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49亿元,同比增长29.4%,高出限额以下及个体户零售增幅1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一季度我省消费品市场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31.43亿元和24.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8%和37.7%。汽车类消费累计实现零售额40.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1%。受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及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旺盛,1-3月,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达61.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受享受型消费带动,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化妆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销售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分别为48.6%、35.4%、31.1%、29.2%和27.3%。其中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贡献率最高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贡献率分别达28.8%和19.2%。
5、城市生活必需品价格比上月有所回落,重要生产资料市场部分商品价格涨幅较大。根据对全省14个市州城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监测,我省城市生活必需品价格3月份与2月份比,食用油和粮食类价格涨幅较大,其余商品价格相对平稳或有所下跌。食用油零售价上涨6.3%,菜籽油、调和油、豆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上涨7.7% 、6.8% 、6.1% 和5.0 %。粮食零售价上涨1.63%。其中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价格分别上涨1.3%和1.9%。肉类零售价下跌0.5%。其中鲜羊肉32.6元/公斤、鲜猪肉25.6元/公斤、鲜牛肉35.9元/公斤,分别下跌0.5%、0.6%和0.7%。鸡蛋零售价下跌5.1%,蔬菜批发价下跌3.5%。重要生产资料市场商品价格3月份与2月份比,水泥、煤炭、化肥、钢材价格涨幅较大,涨幅分别为7.9%、7.2%、6.0%和4.7%。其余商品价格比较平稳。
6、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仍处于高位运行。1-3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4%,其中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衣着、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跌4%、1.2%、1.1%和0.5%。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20.5%、7.2%、2.4%和1.8%。食品价格的上涨拉动整个物价指数上涨7.2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3%,10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产品畜上涨94.6%、农业生产服务上涨34.4%、饲料上涨22.4%、化学肥料上涨19.4%、农用机油上涨15.3%、农药及农药械上涨12.9%、农用手工工具上涨7.8%、机械化农具上涨5.9%、半机械化农具上涨4.6%、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上涨2.2%。
(三)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冰雪灾害期间,我省生产、流通环节受损面较大,给灾后恢复生产、产销衔接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
2、受美元贬值影响,国际石油、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受输入型价格上涨影响,通胀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近期美国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13美元大关,其价格的传导作用不可低估。
3、物价高位运行,粮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仍存在涨价预期;成品油、煤炭、钢材、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均对生产和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四)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形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上半年,我省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衡较快发展。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1850亿元,增长16.5%左右。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仍然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1-3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3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综合考虑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各个因素,预计全年湖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将可能达到10.5%以上。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控制在4.8%左右难度较大。为扩大消费,促使市场平稳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努力消除冰雪灾害影响,做好灾后重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受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事关公共安全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设施建设,要确保市场安全和物资供应,并根据目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的趋势,科学规划及改造升级,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对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监测,不断拓宽监测范围,提高反应速度,建立健全监测、上报、预警、应急相结合的快速反应机制。
3、进一步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这次雨雪冰冻灾害反映出的问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及时消除因突发事件引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