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2008年1-4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38.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比全国平均增幅高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4.05亿美元,增长22.6%,高出全国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进口14.7亿美元,增长44.31%,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7.5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9.35亿美元,下降0.5%。
4月份当月,进出口11.11亿美元,增长23.17%,其中出口7.09亿美元,增长13.33%;进口4.02亿美元,增长45.41%,当月进口绝对值创历史新高。
2、1-4月,全国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78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32%。其中,出口42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48%,进口36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8%。累计贸易顺差578亿美元。
4月份当月,全国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13%。其中,出口完成1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19%;进口完成98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8%。
(二)运行情况分析
1、出口稳步增长,进口再创历史新高。1-4月我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月当月,出口70872万美元,同比增长13.33%,绝对值较上月增加了10348万美元;进口40216万美元,同比增长45.4%,这是我省历年来当月进口首次超过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2、民营企业是拉动全省快速增长的动力源,外商投资企业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月,民营企业出口119914万美元,同比增长59.7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0%;进口53326万美元,同比增长86.24%,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6.38%。国有企业出口86914万美元,下降7.0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6.24%;进口65795万美元,增长38.5%,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4.8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2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8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72%;进口27475万美元,同比增长6.62%,占全省进口总额的18.74%。
3、一般贸易占全省份额九成以上,加工贸易占比偏低。1-4月,一般贸易出口218068万美元,同比增长21.3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0.68%;进口134635万美元,同比增长48.84%,占全省进口总额的91.55%,依然是我省对外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出口20919万美元,增长29.01%,占全省的比重只有8.7%,比去年同期还低0.13个百分点;进口9485万美元,增长15.51%,占全省的比重为6.45%,比去年同期也降低了0.3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所占全省份额都略低于去年同期,实现突破性发展仍然十分艰巨。
4、与传统的贸易伙伴贸易保持稳定,新型市场保持着良好势头。1-4月份,对欧盟双边贸易额为74608万美元,增长28.56%,其中出口39637万美元,同比增长17.55%,进口34971万美元,同比增长43.83%;对香港出口31190万美元,同比下降4.23%,进口1531万美元,同比增长128.42%;对日本出口15111万美元,同比增长25.83%,进口27029万美元,同比增长77.02%;对美国出口2403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进口9232万美元,同比增长19.86%;对韩国出口19929万美元,同比增长61.8%,进口4856万美元,同比下降13.95%。
相对而言,新型市场的发展较为迅猛,如:对中东出口为20194万美元,同比增长45.33%,进口396万美元,同比增长117.21%;对俄东地区出口11356万美元,同比增长37.86%,进口2146万美元,同比增长197.2%;对南非出口1641万美元,同比增长263.68%,进口3669万美元,同比增长24.33%;对巴西出口34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8.52%,进口9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01%。此外,出口增长较快的还有越南、俄罗斯等国家。
5、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幅度大,其他主要出口商品均保持稳定增长。1-4月,机电产品出口71202万美元,同比增长52.0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846万美元,同比增长14.46%;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10147万美元,同比增长42.61%;钢材出口44074万美元,同比增长3.97%;未锻造银出口21379万美元,同比增长15.28%;未锻造的锰出口11316万美元,同比增长49.1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074万美元,同比增长7.09%;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639万美元,同比增长10.96%;陶瓷出口5728万美元,同比增长7.48%;烟花爆竹出口572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61%,年初因为冰灾及广东三水港烟花仓库爆炸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得到控制。
6、机电产品、资源性商品、食用植物油等进口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下降。1-4月,机电产品进口56853万美元,增长31.85%,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8.66%。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18927万美元,增长79.22%;汽车零件进口1492万美元,增长88.93%。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41773万美元,增长166%;锌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883万美元,增长97.55%;钢材进口6626万美元,增长66.11%;纸浆进口1707万美元,增长47.02%;食用植物油进口1804万美元,同比增长437.77%。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2.96%和41.5%。
二、外商直接投资
今年4月份,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2个,合同外资金额净增 17378万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净增35501万美元。1—4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01个,同比下降46.28%;合同外资金额7.80亿美元,同比下降29.5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8%。总体上前四个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项目到资情况良好。
1—4月,全省当期实际投资外资金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7个,同比增长20.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330万美元,同比增长75.09%,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9.31%。
1—4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14个;实际到位金额3245万美元,同比增长69.81%。其中4月份新批外商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个,分别是湘潭市的铁姆肯项目和长沙市的政通新型建材项目。其中,铁姆肯项目投资方铁姆肯公司系全球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和无缝合金钢管制造公司。
(二)实际到位外资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1-4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际使用外资0.53亿美元、8.62亿美元、3.30亿美元,各占全省总量的4.25%、69.24%、26.51%。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04.02%、21.89%,而第三产业同比下降29.82%。
1-4月,全省新批制造业项目62个,占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的61.39 %,比去年同期减少50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1240万美元,同比增长68.44%,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7.20%,占工业领域使用外资总额的82.61%,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的引资金额分别是去年同期的3.4倍和2.4倍。
1-4月,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228万美元,占全省总额的18.65%,同比减少14131万美元,下降37.82%。批发和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27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
(三)港、台仍是外资主要来源地。
1-4月,香港对湘实际投资7.49亿美元, 占全省比重的60.17%,同比增长48.45%;台湾对湘实际投资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1.59%。两地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到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9.24%。
1-4月,对湘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74950万美元)、台湾(11292万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9421万美元)、美国(4088万美元)、卢森堡(4000万美元)、澳大利亚(3400万美元)、澳门(2756万美元)、新加坡(2689万美元)、加拿大(2474万美元)、韩国(1905万美元)。
(四)外商投资方式仍以独资为主导。
1-4月,全省新批设立外商独资企业75家,占全省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74.26%。新批设立企业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9个;合同外资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7449万美元,同比下降33.8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848万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2.57%,同比增长18.38%。
(五)外商投资区域仍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
1-4月,“长株潭”地区实际使用外资85283万美元,占全省总额的68.47%;居全省之首的长沙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据全省总额的53.55%。湘南三市1—4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132万美元,占全省总额的19.37%。
全省市州吸收外资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长沙(66704万美元)、郴州(12269万美元)、湘潭(9758万美元)、衡阳(9420万美元)、株洲(8821万美元)。
三、国外经济合作
(一)指标完成情况
本月新签合同额6462美元,累计118605万美元,同比增长391%;完成营业额5689万美元,累计24113万美元,同比增长29%;外派劳务人数1605人,累计7242人,同比增长31%; 累计月末在外人数27263人,同比增长20%;
本月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个,合同投资额709万美元,中方投资额709万美元。2008年2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援助冰雪灾害重灾区娄底市约45万元人民币的衣被。 2008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小型活动项目:双峰县荷叶镇人畜饮水工程项目30万人民币;韶山市大坪乡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 30万人民币,共60万人民币。
(二)业务执行情况
本月累计新签合同额118605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109441万美元,外派劳务新签合同1865万美元,对外设计咨询新签合同96万美元,各市州新签合同13593万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24113万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完成营业额9248万美元,外派劳务公司完成营业额1445万美元,对外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189万美元,各市州完成营业额11087万美元。累计外派劳务人数7242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外派劳务人数193人,外派劳务公司外派劳务人数876人,对外设计咨询外派劳务人数23人,各市州外派劳务人数5755人。累计月末在外人数27263人,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外派劳务人数2595人,外派劳务公司外派劳务人数124447人,对外设计咨询外派劳务人数26人,各市州外派劳务人数11808人。
本月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个,投资地区为老挝、越南,株洲市1个,邵阳市1个,本年累计境外企业16个,合同投资额3544万美元,中方投资额2649.85万美元,迄今共有境外企业161个,合同投资额累计76871.13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49663.446万美元。
(三)业务情况分析
1、外经业务的特点
我省近几年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由原借船出海到第一手单的签约,今年我省新签合同金额达118605万美元,创我省历史最高纪录,为我省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厅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走出去”战略,促使企业“走出去”,邵阳市的境外投资大步跨越。今年1-5月新批了7家境外投资企业。泰国利达有限公司是邵东县精华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泰国投资的一家独资企业,该公司资产过亿元,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今年兴办了一家十万头的超大型养猪场,该公司在农业产品加上有很大的优势,他们进军泰国就要把企业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引出去,开发泰国的农业产品。邵东县富华家具有限公司在老挝投资兴建老挝威胜红木家具厂,充分利用老挝的红木资源,当年投资,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邵东县金兴机械有限公司在越南隆安投资兴建金兴绳带厂,征地90亩,现在厂房已经建成,从国内运去的设备也已安装到位,该企业计划在越南再征地120亩,扩大生产规模。
2、面临问题
美元的下降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出国劳务人员的工资明显下降,影响到我省招聘外派劳务人员难的问题。
输往德国厨师是我省外派劳务合作的知名品牌,每年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因德方克扣要求致使我省主要输往德国厨师的企业——湖南环球(集团)公司、湖南国际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被迫中止,已经极大地影响到我省的厨师外派业务。
四、国内贸易
(一)4月份及1-4月全省国内贸易基本情况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提供的统计数据:1-4月,全省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08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加202.24亿元。4月份当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88亿元,同比增长21.1%。
1-4月,全国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97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绝对额比上年同期增加5837亿元。
1-4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5%,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全省物价上涨7.8个百分点。
1-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8.2%,高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全国物价上涨8.5%,高于去年同期5.5个百分点。
(二)1-4月我省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特点
1、城乡市场全面发展,城市消费步伐加快。1-4月,我省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1.98亿元,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2.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4%和16.2%。农村市场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去年同期的6.4个百分点上升到今年的6.9个百分点。城市市场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加快1.3个百分点,城乡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2.5个百分点扩大到今年的6.3个百分点(按商务部统计口径,农村零售额为县及县以下农村零售额之和)。
2、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增幅较大。1-4月,我省住宿餐饮业累计完成零售额167.60亿元,同比增长20.1%,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累计完成零售额25.36亿元,同比增长26.0%。
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发展提速,比重上升。1-4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69亿元,同比增长29.5%,高出限额以下及个体户零售增幅12.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9.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4、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4月,我省消费品市场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39.01亿元和30.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和38.7%。汽车类消费累计实现零售额54.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3%。受居民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及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旺盛,1-4月,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达83.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4%。受享受型消费带动,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家具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通讯器材类销售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分别为45.2%、36.6%、36.3%、31.9%、28.3%和24.7%。其中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贡献率最高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贡献率分别达29.5%和18.2%。
5、城市生活必需品价格较上月略有下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部分商品价格涨幅较大。根据对全省14个市州城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监测,我省城市生活必需品价格4月份与3月份比,粮、油、水产类商品价格上涨。粮食零售价上涨1.24%,其中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价格分别上涨1.1%和1.7%。食用油零售价上涨1.73%,其中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豆油分别上涨2.65%、2.43%、1.3%和0.29%。水产品批发均价上涨3.48%。五大类商品价格下跌,肉类零售均价下跌0.13%,蔬菜批发均价下跌0.51%,水果批发均价下跌0.55%,白条鸡零售价下跌0.63%,蛋类零售价下跌2.03%。重要生产资料市场商品价格4月份与3月份比,化肥、水泥、煤炭、钢材价格涨幅较大,涨幅分别为8.9%、6.5%、3.2%和2.0%。其余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不大。
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仍处于高位运行。1-4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5%,其中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衣着、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跌4.2%、1.3%、1.1%和0.5%。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分别上涨20.9%、7.2%、2.4%和1.6%。食品价格的上涨拉动整个物价指数上涨7.4个百分点。
1-4月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7%,10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均有上涨:产品畜上涨96.6%、农业生产服务上涨34.0%、饲料上涨23.6%、化学肥料上涨23.0%、农用机油上涨15.3%、农药及农药械上涨14.4%、农用手工工具上涨7.7%、机械化农具上涨7.7%、半机械化农具上涨6.3%、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上涨2.4%。
(三)我省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省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市场调控任重道远大。当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突破120美元/桶,粮食价格突破1000美元/吨,由于粮油价格上涨对物价上涨的传导作用,要完成省委省政府物价涨幅5%的调控目标还有一定难度。二是我省即将进入汛期,保汛期期间市场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工作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市场供应发生异常波动,商务主管部门要把稳定市场供应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确保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要做好应急商品的货源的落实和储备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商务部应急商品数据库,加强对应急商品重点联系企业的指导和协调,尽快将本地区规模较大的生活必需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纳入应急商品数据库,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关准备工作。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