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全省利用外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个,同比增长128.57%,实际使用外资45028万美元,同比增长38.02%。
全省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进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
全省国外经济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业务累计新签合同额0.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完成营业额0.6亿美元,同比增长7%;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402人次,同比增长48%;月未在外45235人,同比增长7%。核准境外投资企业30家,总合同投资额0.49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0.4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4%和7%。
(根据省统计局统计制度要求,1-2月份国内贸易统计数据在3月初一起发布,本月情况暂缺)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1、外商投资踊跃,一二三产业实现同步增长。1月份,我省利用外资实现了开门红。从行业来看,第一产业新批项目2个,增长100%;实际使用外资2703万美元,同比增长29.56%;主要为农业肥料和饲料项目。第二产业新批项目6个,与去年持平;实际使用外资34988万美元,同比增长55.88%;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制造业、服装制造和水泥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第三产业新批项目8个,同比增长700%;实际使用外资4577万美元,同比增长21.36%;主要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
2、外贸开局良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均增长。1月份,我省机电产品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但出口规模仍比2008年同期1.8亿美元少2300万美元;进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进口规模比2008年同期多4600多万美元。1月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延续去年走势,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出口2868万美元,同比增长52.4%,出口额比2008年同期高884万美元;进口3116万美元,同比增长7.7%,进口规模是2008年同期的2倍余。1月份我省外贸出口、进口额均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与往年同期相比,出口较2008年1月同比下降25.1%,与2007年1月出口额持平;进口比2008年1月增长24%。
3、加工贸易平稳发展,增速高于一般贸易。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加工贸易进出口9787万美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出口6112万美元,同比增长32.8%;进口3674万美元,同比增长35.1%。加工贸易所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11%。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我省加工贸易发展持续好于一般贸易。今年1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幅仍高出一般贸易7.8个百分点。
4、外劳输出持续增长,对外劳务合作来势喜人。受国际经济回暖影响,1月份全省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794万美元,同比增长约70%,其中企业为2606万美元,各市州为318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186万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企业为997万美元,各市州为2189万美元;外派劳务人员1372人,同比增长47%,其中企业派出632人,各市州派出740人;月末在外42110人,同比增长5%,其中企业14288人,各市州为27822人。
二、商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出口下滑。1月份,我省国有企业进出口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3亿美元,同比下降19.6%;进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74.4%。民营企业1月份进出口额为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出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2倍多;外商投资企业1月份进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2、陶瓷和烟花爆竹出口同比出现下降。我省陶瓷出口1554万美元,同比下降9.5%。烟花爆竹出口1540万美元,同比下降29%。家用陶瓷器皿和烟花爆竹类产品平均出口单价均略微下降。
3、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对外承包工程后劲不足。由于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市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受金融危机影响虽小却呈放大效应,经济受冲击程度较深。再加上我省承包工程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差,工程总承包项目较少,分包项目多,这些都影响到企业获得新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