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3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0个,同比增长23.29%;实际使用外资127676万美元,同比增长18.34%。
全省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27.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出口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进口12.9亿美元,同比增长40.3 %。
全省国外经济合作共计核准境外总合同投资额22.19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818人次,同比增长35%;月未在外44872人,同比增长40%。
全省内贸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8.26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1%。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0%,物价涨幅较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1、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保持持续增长,外资助推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作用力明显。1-3月,我省新批项目和合同利用外资一改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趋势,实现了大幅上涨。全省合同利用外资8399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81%,其中新批项目合同外资92388万美元,同比增长82.54%。工业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01010万美元,同比增长24.34%,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9.11%。其中,制造业项目65个,占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的72.22%;实际使用外资额94060万美元,同比增长27.26%,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3.67%,占工业领域使用外资总额的93.12%。3月份当月,新批企业6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38.64%;实际使用外资5160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29%。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长沙经开区,该项目的落户将大大提升我省乘用车制造和研发水平,并将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研发起着较大的聚集作用。
2、外贸逐渐回暖,加工贸易好于一般贸易,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服务外包强劲增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各种外贸扶持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消化和吸收,我省外贸形势逐渐好转。1—3月全省进出口总额27.36亿美元,和2008年同期进出口规模27.6亿美元基本持平;3月当月出口5.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15.6%,表明恢复性增长出现加速势头。1-3月我省加工贸易发展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3.3亿美元(占同期外贸额的12.2%),增长56%,其中出口1.8亿美元,增长40.1%;进口1.5亿美元,增长80.4%。3月当月,加工贸易进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59.3%。1—3月机电产品出口5.06亿美元,同比增加44.82%,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5.1%,比2009年底增加4.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98亿美元,同比增长 76.6%,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6.78%,比2009年底增加1.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方面,今年1-3月我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7896万美元,同比增长6.3倍,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在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激励下,1-3月新签技术引进合同15个,合同金额3180.8万美元,新签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超过去年全年引进合同金额总额,增长近9倍。
3、中国—东盟自贸区成效开始显现,投资东盟成为热点,与东盟贸易额稳步攀升。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我省与东盟贸易额一直保持较快发展。1-3月,对东盟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1.9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其中,对东盟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全省出口份额的11%;从东盟进口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67.8%,占全省进口份额的2.4%。我省对东盟出口额仍低于2008年水平,但占全省出口份额有所提升(2008年1-3月我省对东盟出口1.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份额10.24%)。与2008年同期相比,主要是钢材、未锻轧铅等资源类产品对东盟出口的大幅下降所导致。其中钢材出口较2008年同期减少3767万美元,出口数量下降5.6万吨。
4、境外投资稳定发展,对东盟国家投资份额快速增长。1-3月,全省共计核准境外企业61家,比上年同比增加22家。合计总合同投资额21929万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9275万美元,同比增长23%。投资行业涉及矿产资源开发、进出口贸易、五金机械、摩托车生产、组装及零配件销售、建材等诸多领域。投资地区分布在东盟、香港、美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和地区,且开拓了一个新兴市场——墨西哥。新核准的61家境外企业中,42家由邵东县的民营企业投资设立,占总数的69%,邵东县成为我省境外投资的第一大县。61家新核准的境外企业中,在东盟的境外企业为35家,合同投资总额8235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5985万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7%、38%和31%。
5、节日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家电汽摩下乡形势喜人。今年元旦、春节相隔时间较长,使节日消费得以持续,消费高潮迭起。商务系统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和多方联动的思路,紧扣市场热点,组织举办了2010年春节购物消费节,对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的效果显著。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达到了28.2%,当月增幅全国第一。不仅汽车、家用电器等大宗商品销售特别火爆,消费来势较好;而且带动了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的繁荣。1-3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8.46亿元,同比增长36.0%,高出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23.4个百分点,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4.9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4.33亿元,同比增长16.0%,呈平稳增长态势;汽车类商品实现销售额85.84亿元,同比增长48.1%,高于上年同期22.4个百分点。全省家电下乡销售形势喜人。截至3月31日,全省设立了10700个销售网点,家电下乡自实施以来共销售产品312.7万台,销售金额57.6亿元,已补贴到户249.5万台,补贴金额6.1亿元,销售量、销售额在全国第二批启动的9个省市中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四)。其中一季度新增销售90.6万台,金额17亿元,环比增长分别为18.9%和29.8%。截至3月31日,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来累计销售88.7亿元,补贴到户77.6万台,补贴金额8.8亿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提高后,我省汽车以旧换新出现大幅增长。截至3月15日,我省办理以旧换新车辆1313台,补贴金额1551万元,拉动新车消费1.6亿元,在全国列第十位。
6、居民消费价格继续回升,蔬菜价格上涨,猪肉价格跌幅较大。今年以来,消费需求旺盛,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月全省物价累计指数为101.6;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2.1%,涨幅与上月持平。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3.8%,食品类价格上涨2.4%。据湖南省商务厅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显示,与去年同期比,3月份蔬菜批发均价上涨20.64%,猪肉批零均价分别下跌10.8%和9.68%,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跌8.28%和5.71%。
二、商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外资在助推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力还不突出,产业园区平台作用的发挥不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小,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左右,我省仅为20%左右。各地开发园区发展极不平衡,有半数省级园区全年实际到位外资数为零。且园区利用外资占全省的份额远低于周边省份。
2、外贸恢复性增长的后劲不足。从长期来看,我省商务主体不强、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依然难以根本性解决;从短期来看,外需恢复性增长的后劲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对我出口恢复增长影响较大。
3、“走出去”大项目不多。在去年对外投资井喷以后,今年无论对外投资,还是劳务工程,都缺乏大项目,显得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