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3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20个,同比增长33.3%;实际使用外资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外贸:完成进出口41.3亿美元,同比增长51.0%。其中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43.7%;进口20.5亿美元,同比增长59.2%。
国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6%,完成营业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对外合同投资总额4.0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3.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2.6%和98.1%。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8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9.6亿元,同比增长30.2%。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1.利用外资增长较快,项目进一步向园区集中。一是合同外资成倍增长。1-3月,我省合同利用外资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0%,其中3月新批项目合同外资16.2亿美元,同比增长94.8%;二是增资扩股势头强劲。外商投资企业增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7.9%。三是大项目增多。新批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4个,同比增长54.6%,如投资3.9亿美元的长株高速公路开发项目,投资1亿美元湘西中港南方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项目,以及投资1.8亿美元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的增资项目。
1-3月,全省利用外资项目进一步向园区集中,省级以上园区新批项目30个,同比增长36.4%;实际利用外资5.02亿美元,同比增长73.3%,占全省总额的32.5%, 较去年同期增长10.4个百分点。其中,9个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19.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8个百分点。
2.对外贸易快速攀升结构改善,服务外包保持高位增长。1-3月,我省外贸延续了去年以来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主要出口商品和资源类商品进口增长较快。一季度,全省进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9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第8位。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出口7.6亿美元,同比增长5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亿美元,同比增长71.5%;有色金属商品出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58.7%,主要出口商品的较快增长带动我省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口方面,铁矿砂进口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1%,铅矿砂进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0.6%,上述两项商品的进口额增量约占全省进口额增量的51.3%。
1-3月,我省对外贸易结构改善持续改善,服务外包成为亮点。机电产品进出口累计15.5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占进出口总额的37.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3.1美元,同比增长57.1%,占进出口总额的7.6%;加工贸易进出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占进出口总额的11.8%;服务外包签约金额达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
3. 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稳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境外投资热点,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1-3月, 我省境外投资合同投资总额和中方合同投资额均实现大幅度增长。从投资行业来看,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对外投资重点,新核准的44家境外企业中,有11家为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类企业。
1-3月,我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均较上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但企业发展极不均衡,大部分企业没有新签项目,增长主要源于水电八局在印尼、埃塞俄比亚、缅甸等国承揽的合同额共计2.6亿美元的6个分包及转包项目。
尽管受到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和日本地震的影响,我省一季度外派劳务发展仍保持平稳增长,全省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外派劳务人员7135人,同比增长22.7%。
4.假日消费效应明显,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继续发力。在元旦、春节、清明假日消费效应和扩大内需政策双重推动下,我省城乡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足,价格总体稳定、消费比较活跃,市场秩序良好、假日氛围浓厚。一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3.7亿元,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925.6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和18.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0.1亿元,同比增长16.3%。
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继续发力。截至4月1日,全省14个市州共设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2903个,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量849.9万台,销售额178.7亿元。自汽车摩托车下乡启动以来,共计销售车辆164.3万台,销售金额187.8亿元,补贴金额19.1亿元。截至3月30日,全省14个市州共登记备案家电“以旧换新”销售网点3414个,回收网点2321个。全省家电以旧换新五大产品销售总量达96.2万台,销售总额高达35.0亿元;旧机回收总量达到102.7万台,回收总额达883万元。
二、商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成本上升问题。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和中东非洲政局动荡的背景下,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走高,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加之物流成本上升和企业调高用工工资等多重因素作用,共同抬升我省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运营风险。比如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重点钢铁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左右。
2.外部市场风险问题。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风险上升,全球通胀势头明显,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地区政局动荡等进一步加剧了外部市场风险。中东非洲地区是我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主要市场以及重点开拓的贸易新兴市场,随着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科特迪瓦内战爆发以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持续恶化,对我省的走出去和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我省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利比亚承建合同额约8.12亿美元的5000套住房工程项目,由于利比亚动乱,841名中方人员全部撤离回国。因为时间紧急,工程被迫在施工高峰期突然中止,导致中南院遭受了重大损失,已经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范围。
3.汇率和利率问题。经测算,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至少要下滑3个百分点。目前,在我省出口产品构成中,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比重仍然较大,这类产品利润本身就不高,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则利润会更低,很多企业已不敢接长单,从而影响我省外贸发展。利率方面,央行从去年10月份首次加息以来,已经连续3次加息、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些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控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增加了我省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门槛,部门中小企业几乎不能从银行贷款,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此外,由于银根的紧缩,房贷、车贷出现困难,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拉动。
4.日本3.11大地震的影响。日本是我省第二大进口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 “3.11”大地震后,我厅对有关进出口企业、在湘日资企业、相关商协会以及劳务公司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我省与日本经贸往来整体规模偏小,短期内地震对我省与日本经贸往来影响不大,但对进口会有一定冲击,我省机电产品进口的80%来自日本,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的60%-70%来自日本,所以我省汽车、电子信息行业进出口受影响较大,后续影响可能在第二季度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