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6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43个,同比增长34.0%;实际使用外资34.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
外贸:完成进出口9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出口4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进口44.93亿美元,同比增长56.7%。
国外经济合作:全省对外工程承包和外派劳务共新签合同额7.27亿美元,同比下降33.1%;完成营业额7.04亿美元,同比增长9.0%;对外合同投资总额7.12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6.6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83.1%和103.7%。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4.47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41.12亿元,同比增长30.0 %。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一是引进世界500强等战略投资者成效明显。1-6月,我省新引进注册世界500强企业5家:台湾鸿海精密、美国江森自控、日本电装、加拿大玛格纳、美国花旗银行;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引进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达60家。二是新批重大项目快速增长。1-6月,全省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7个,同比增长117.6 %。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30个,其中国际产业转移项目283个,区域产业转移项目1047个。三是以 “欧洽周”为代表的上半年经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其中 “欧洽周”推荐重点产业招商项目83个,签约10个,引资1.23亿欧元。
(二)外贸进出口加速发展。一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商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幅。1-6月,机电产品进出口33.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7.20亿美元,同比增长58.7%。二是服务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势头良好。1-6月份,全省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4.8亿美元,同比增长2.5倍;加工贸易进出口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6%。三是进口增长迅猛。1-6月我省进口同比增长56.7%,高出全国28.8个百分点。
(三)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一是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境外投资热点。1-6月份,我省新增投资境外的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类企业20家,合同投资额2.33亿美元。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始拓展欧美高端市场。如湘电集团通过跨国并购进入美国、荷兰、保加利亚等欧美市场。三是对外承包工程中大项目成为主要支撑。今年全省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主要源于水电八局等企业签署的大项目。
(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一是城乡市场稳定增长。1-6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1.30亿元,同比增长17.6%;乡村303.17亿元,同比增长15.6%。二是“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势头良好。截至6月30日,全省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量928.82万台,销售额199.13亿元;家电“以旧换新”五大产品销售量达160.6万台,销售总额高达56亿元。
二、当前商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人民币汇率、存贷款利率、出口退税率的波动以及原油、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加上出口产品提价困难等“三率四价”问题的凸显,使得我省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融资困难,运营压力明显加大。从3月份开始,我省出口增长呈现明显放缓态势,增幅从3月份的43.7%、4月份的40.9%、5月份的33.1%回落至6月份的31.1%。据我厅对部分重点出口企业调查,1-4月份企业利润率平均下降近5%,不少企业基本无利润可言。
(二)商务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欧美经济的复苏乏力、中东北非地区局势的持续恶化、日本311大地震以及南海局势趋向紧张,商务发展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如日本是我省第二大进口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省从日本进口在年初成倍增长的态势下,4月当月一度出现下降,5月当月转为正增长,但增速较地震前大幅下降。1-6月我省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7.26亿美元,同比减少33.1%。
(三)扩大消费难度加大。一是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限购政策导致相关消费增速减缓,一系列关联商品消费减少。1-6月,我省汽车类累计实现零售额243.38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4.7个百分点。二是物价水平轮番走高,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受到制约。据调查显示,上半年只有14.2%的居民倾向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来的最低值。三是低温阴雨、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轮番出现,对居民消费增长带来较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也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