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3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19个,同比下降0.8%;实际使用外资1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外贸:完成进出口45.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出口2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进口2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国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和外派劳务人员工资总额1.86亿美元,同比下降62.7%;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劳务人员实际收入3.5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对外合同投资总额2.38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2.22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40.6%和41.8%;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6.61亿美元,同比增长574.3%。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66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9.85亿元,同比增长22.3%。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1-3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1个百分点。3月当月,到位外资6.14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10.6%;新批外资项目54个,环比增长14.9 %。一是从产业分布看,利用外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1-3月,全省第二产业合同利用外资10.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8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86.3%和82.1%。二是从区域分布看,湘南三市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增加。1-3月,湘南三市实际利用外资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占全省总额的24.6%,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个百分点。三是从外资来源地看,外资仍以港台和亚洲地区为主。1-3月,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到位外资14.43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79.8%。来湘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香港、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澳大利亚,其中港资占65.0%,台资占8.3%。四是从重大项目情况看,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新进展。1-3月,全省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9个,主要有长沙市普星仓储有限公司、湖南地泉汇热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双键空调有限公司等项目;引进美国耐克1家世界500强企业。五是招商引资的方式有了重大变化。中联重科在美国成功发行4亿美元债券,还有三一重工等一批企业拟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募集资金。
2、外贸结构明显优化。1-3月,全省外贸增速列中部第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个百分点。3月份单月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3.8%、13.3%、14.3%,环比分别增长32.5%、57.1%、12.4%。一是加工贸易增势强劲,占外贸总量的比重显著提高。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加工贸易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3月,加工贸易进出口9.48亿美元,同比增长9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0.7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额的20.7%,较去年同期和年底分别提高了8.8个和6.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2亿美元,同比增长98.4% ,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2.1个百分点;进口2.56 亿美元,同比增长8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6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南车集团进出口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6%,加上今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胜添精密(富士康)、欧姆龙两家重点企业的强劲增长,直接拉动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近50个百分点。二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1-3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占全省出口的44.3%,较去年同期和年底分别提高了7.6个和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1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占全省出口的10.3%,较去年同期和年底分别提高了2.1个和2.3个百分点。三是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服务外包成为亮点。按照国际惯例,商务部一般推迟4个月左右发布各省市服务贸易数据。2011年,全省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完成进出口25.22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4位,同比增长24.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36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3位,同比增长22.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进口12.86亿美元,居中部六省第3位,同比增长27.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省服务外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1-3月,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全省服务外包新签合同金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执行金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78.0%。信息技术外包 (ITO) 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等服务外包高端业务执行金额增长迅速,同比增长超过1.6倍和7.7倍,业务流程外包(BPO)占比下降,全省服务外包业务结构日趋优化。四是对新兴市场和周边国家及地区出口快速增长。1-3月份,全省对埃及、南非和秘鲁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555.6%、151.1%和118.9%;对东盟、香港和澳大利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6.5%、45.1%和40.5%。五是外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增加。1-3月,外资企业出口5.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21.9%,较去年同期和年底分别提高了3个和2.7个百分点。
3、“走出去”保持平稳。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大幅增长。1-3月,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6.61亿美元,同比增长574.3%,位列全国第三、中部六省第一位。湘电风能通过并购进入欧美新能源产业市场、汇一药机与非洲、中亚、南美、东南亚、西亚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的50多家药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二是企业海外并购成为亮点。1月份,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公司普茨迈斯特,引发全球关注。三是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涨跌不一。1-3月,全省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2.05亿美元,同比下降3.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4、消费市场持续繁荣。1-3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0.7个百分点。3月份单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0.81亿元,同比增长15.4%。一是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石油类、家具类、金银珠宝类等商品销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8.6%、28.1%、25.5%、25.1%、23.1%。二是城镇市场拉动消费作用明显。1-3月,全省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22.42亿元,同比增长15.6%,拉动消费品同比增长14.0个百分点。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为新的亮点。据权威咨询机构艾瑞咨询抽样调查,我省一季度网络零售企业5000余家,比去年一季度增加500%;交易规模16亿元,同比增长400%以上。电视购物龙头企业快乐购一季度实现销售8.8亿元,增长22.7%,利润增长30%。四是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增速回落。1-3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2.9%,比全国低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二、商务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呈现出选举周期与商业周期叠加、经济下行与成本上升叠加、外需乏力与内需不足叠加等“三个叠加”的特点,面临着融资难、用工难、要素保障难、人民币汇率不稳定、投资和消费信心不足等难以破解的“五大困局”,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1、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一是欧美国家实行“实业回归”,跨国公司放缓了海外投资的步伐,全球FDI呈下降趋势;二是由于国内要素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外资企业开始将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三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中西部省市纷纷出台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拉大了招商成本,增加了竞争压力;四是我省园区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招商项目的落地。1-3月,全省合同利用外资12.34亿美元,同比下降36.4%;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9个,同比下降50%;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5.62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31.1%, 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长株潭地区利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比重为58.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个百分点
2、外贸增长动力不足。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美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由于外贸出口的产业基础薄弱,企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外贸增长明显动力不足。1-3月,全省一般贸易完成进出口35.57亿美元,同比下降0.4%。
3、“走出去”不确定性较多。一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非洲、中东、中亚等我省“走出去”传统市场局势动荡多变,对外投资合作的外部环境更加微妙复杂,投资合作风险将进一步加剧。二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回暖进程受阻,导致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萎缩,使得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下降,营业额也可能出现下行趋势。三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就业压力加大,对外来劳务的限制增多,人民币升值及国内工资水平提高,对外劳务合作发展空间萎缩,拓展市场的难度加大。一季度,全省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1.86亿美元,同比下降62.7%;对外投资合同投资总额2.38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2.22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40.6%和41.8%。
4、促进消费扩内需难度加大。一是促消费的政策效应减弱。近年来出台的促消费政策,或基本已经到期,或边际效应递减,而新政策又处于孕育期,导致政策刺激效应转弱。1-3月,我省家电类销售增幅有加快下滑态势,汽车类消费增长逐渐放缓。二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相关行业消费。商品房销售减速和下降,将会进一步影响建材、家具、家电等相关领域消费。三是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整将影响居民消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汽油、煤、电、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在今年都将有所调整,不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四是全省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长有限、内贸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较高、缺乏一批流通行业龙头企业带动等因素,也导致促消费扩内需的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