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酒类市场监管 促进酒业健康发展

湖南省商务厅swt.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09-07-07 00:00 【 字体:  
酒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直接关系人身体健康的商品,也是一个高税、高利的商品,由计划经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酒这一特殊商品远离了计划,也脱离了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被纳入了法制化的监管体系;省酒管办也就应运而生。下面我就酒类的监督管理和酒类的基础知识给大家做点介绍:
一.酒类监督管理
(一)酒类监督管理处的主要职能
省政府三定方案规定了六项职能
1、实施国家和省有关酒类商品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2、负责监督管理全省酒类商品生产流通和酒业结构的调整及行业规划的制定。
3、承担酒类生产、批发、零售许可等有关方面的管理工作。
4、负责全省范围内酒类展览和促销宣传活动的管理。
5、依法查处无证生产、销售和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等违法行为。
6、负责全省酒类执法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以及对省酒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
(二)为什么要加强酒类的监管
1.  加强酒类监管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对酒类实行政府管辖、法律规范,虽然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即使是今天的香港和台湾仍然沿袭民国时期的公卖制,但决不是中国人所独创,也不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都有十分严格的法律规范,而且经济越发达,酒类管理的法律体系越完善,管理机构也越健全。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头号经济强国,更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但美国的酒类管理也是最严格的。美国制定了联邦酒法,成立了“烟酒枪械局”,把酒的管理放在了与烟、枪等同等重要的位置,对酒类管理从生产、运输到喝酒者的年龄、喝酒的场所、喝酒的时间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大多数州又制定了各自的酒法,并设置了酒类管制委员会和酒类法庭,在各个城镇还设立了专门的颁证机关和酒类管理警察;在许可证管理上,除了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外,零售许可更是五花八门,如当堂许可、临时许可、特别许可等等。尤其是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德酒法更是十分详细,整个酒法有100多条款,可谓包罗万象。德国制定了《德国联邦烈酒专卖法》,日本制定了《日本酒专卖法》和《日本酒税法》,韩国制定了《韩国酒税法》,最近,欧盟议会对进口酒的管理又发布了两项新的管理措施。俄罗斯在几年前取消酒类专卖后,出现了一片混乱,因此,最近俄罗斯议会正在着手对酒法进行修订,拟在俄罗斯实行有限的禁酒令。香港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酒类产品实行贴花。我国已加入WTO,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贸易自由化不等于无规则化,经济贸易往来应该体现公平、对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如果没有一个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酒类法规,我们酒无法保证贸易的公平,无法与国际酒业公平竞争,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消费安全。
2.  加强酒类监管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对酒类实行法制化管理已成为深受假冒伪劣酒伤害的广大消费者最强烈的呼声,已成为深受市场混乱困扰的众多名优酒厂家最迫切的愿望。这种迫切的愿望来自于以下几个现实的状况:
(1)            酒类生产极度混乱。酒业本来是高税高利行业,由于目前税收管理的一些漏洞,小酒厂偷逃税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有高额利润可图,小酒厂如雨后春笋出现,现在全国已注册的酒厂有3.7万多家,未注册的小酒厂和家庭作坊不计其数。我省历来是酒类消费大省,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属重灾区之一,小酒厂、小作坊中“多、散、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有酒类生产单位近万家,这些“酒厂”大部分为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广泛分布在全省各乡、村,规模很小,技术水平低,装备简陋,单耗高,产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管理严重缺位。我们在吉首调查时,弹丸之地的吉首市就有大小80多家“酒厂”。常德市城区及城乡结合部有前店后厂式小作坊100余家,除少数领取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外,没有一家有生产许可证。大多数小酒厂、小作坊都是“无烟工厂”,从不自己酿造酒,靠“三精一水”勾兑,或靠低档基酒稀释包装,有的则干脆靠回收高档酒包装制假牟利。湘北有两个县就曾因饮用劣质酒发生过集体中毒事件,只不过因抢救及时而未酿成祸端。这些小酒厂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严重浪费宝贵的资源、挤占市场份额、扰乱市场秩序,更是假冒伪劣酒的生产源头。
(2)         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由于全国的酒类产能严重过剩,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极大的扰乱了我省酒类商品市场流通秩序。近年来,许多外省酒利用当地赋税的优惠政策,采取偷逃生产环节消费税等手段获得不正当的成本优势,为抢占我省市场,把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引入我省的流通领域:有的大搞买断餐馆、酒楼、饭店的产品销售权,实行“垄断”经营,且手法非常隐蔽,导致本省酒类产品无法进入这些主要的消费场所,有的甚至不得不退出部分市场;有的大搞低价倾销,一瓶750ml的啤酒最低时卖0.8元一瓶,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到;有的采取高额回扣的方式,大搞贿赂销售等等。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使我省许多名优酒厂步履艰难,产能下降,税收大幅度下滑,亏损严重,同样也使消费者深受其害。一瓶二十几元钱的酒,转眼可卖到五、六十元,而一瓶八十元左右的中档酒竟可卖到二、三百元,消费者已成为酒类消费名符其实的冤大头。又如发生在我省境内的多起啤酒质量“事件”,如“槟榔”啤酒、“老鼠”啤酒、“媒油”啤酒、“活蛆”啤酒等等,都是人为制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已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使相当数量酒类企业由原来的利税大户变成了微利或亏损大户。
(3)         假冒伪劣产品猖獗,严重危害酒类消费安全。在传统产业中,酒是除烟以外利税最高的产品。由于利益驱使,假冒伪劣酒类是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个别不法之徒甚至生产毒酒获取暴利,坑害消费者,致使毒酒伤人的恶性惨剧一幕接着一幕,年年发生。据财政部负责起草国家酒类专卖条例的调研小组统计,近20年全国有案可查的毒酒伤人案650余起,毒死400余人,双目失明170余人,中毒受害者上万人,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此类事件也是接连发生。2003年12月,云南玉溪市假酒事件造成68名群众中毒,5人死亡;今年5月中旬,广州白云区假酒事件造成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11人死亡。我省于2000年出台了《办法》,1000多名酒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加大了市场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率,没有发生轰动全国的群死群伤事件,但假冒伪劣依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市场更为突出,形势严峻,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省共组织各类大小执法300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达40多次,累计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400多起,查处各类假冒伪劣酒类产品1000多件,案值达300多万元。2004年5月29日,省商务厅酒类监督管理处会同省公安厅经济侦察总队联合长沙市经济侦察支队,一举捣毁了特大制售假冒名酒系列的犯罪团伙。“5.29”行动共打掉犯罪团伙3个,捣毁制售假冒酒品窝点10个,抓获省内外犯罪嫌疑人15名,刑事拘留10人,批准逮捕的6人,查扣赃款50余万元。现场缴获假冒“五粮液”、“剑南春”等假酒40余件300多瓶;各类假冒“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小糊涂仙”、“酒鬼”等名酒注册商标标识以及包装物一批价值200多万元。
(4)         偷税漏税,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按照目前我国的酒税制度,估算白酒的综合税率大约在40-45%,啤酒的平均综合税率为350-450元/吨左右。2004年对我省酒税的调查显示:我省生产酒类产品56.2万吨,如果白酒(吨酒单价15元/斤)按40%,啤酒按350元/吨计算,仅生产环节,仅白酒和啤酒的年度应纳税总额应在21.6亿元和1.4亿元;在流通环节,全年我省共销售酒类13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缴纳4-6%的流通增值税,按4%计算,年度应交税额应在8.4亿元以上。两项合计年度应缴税额达30亿元以上,而年度实缴税额仅为7.4亿元,只占应缴的四分之一。而偷逃税的主体是那些小酒厂和流通环节,其中重点是白酒行业。
3.  酒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必须加强监管。
(1)            酒是高税高利产品。
(2)            酒是一种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3)            酒是一把双刃剑,用于欢庆给人带来欢乐,也会因醉酒给人带来痛苦,甚至生命财产的安全。
(4)            酒是一种麻醉剂,长期饮用,使人上瘾,成为瘾君子。
    (三)贯彻执行《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和《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和商务部颁发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和办法),是我们从事酒类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各级商务部门及酒类管理部门是该《条例》和《办法》的执法主体。《条例》和《办法》赋予了县以上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对酒类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管理。
1、生产方面
做好酒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规划,对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生产领域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生产企业的行为;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酒类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作好咨询服务,对不合格的小酒厂要关停并转。
2、流通方面
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在批发环节实行许可,在零售环节实行备案,对流通过程实行溯源制度,也就是实行《酒类流通随附单》管理。
(1)酒类批发实行许可证管理;要按照商务部颁发的《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的标准实行市场准入。
(2)在酒类零售方面,要按照商务部颁发的《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的标准实行备案登记。
(3)在流通过程中,全程实行由商务部统一的《酒类流通随附单》和企业台账制度,对酒类商品流通实行溯源。
3、如何执行《条例》和《办法》
《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共有六章三十四条,商务部颁发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共有六章三十八条;《条例》和《办法》就是我们监督管理酒类市场的执法依据。
(1) 生产许可证的申领,生产许可证可向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申请,必须提供如下资料:
申请书,卫生许可证和营业制造复印件,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复印件,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明细表,生产技术文件和工艺流程图,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文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
省工业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对于由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许可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报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审查。对于由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的,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应当征求省酒类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酒类生产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告知理由。
(2) 批发许可证的申领,批发许可证向所在地的酒类流通主管部门申请,市州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宜的资金、经营场所、仓储设备,有熟悉酒类相关知识的人员,同时要提供以下资料:申请书,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场所和仓储设施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复印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料。受理部门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作出许可决定。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 零售备案登记证的申领
从事酒类零售业务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地酒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经营场所使用权证书复印件备案。
(4)《酒类流通随附单》的使用
①《随附单》由商务部或省级酒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当填制《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流通信息,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场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随附单》内容包括售货单位的名称、地址、批发许可证号(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号)、联系方式,购货单位名称,销售日期,销售商品的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或者和生产日期、数量、单位等内容,并加盖经营者印章。
②《随附单》的使用。酒类批发和零售经营者采购酒类时,应当向供应方索取生产许可证、酒类批发许可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表)、产品质量检查合格证书、经销授权文书的复印件和《随附单》。进口酒类还应当索取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的副本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的复印件。消费者购买酒类时,有权查阅《随附单》。
③《随附单》的溯源。酒类生产者,不得向无酒类批发许可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表)的经营者批发酒类;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无酒类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或无酒类批发许可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表)的经营者采购酒类。
④《随附单》和台账的稽查,各级酒管部门要对随附单和台账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5)    酒类监督检查,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酒类市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酒类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进行酒类市场监督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
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当事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和收受当事人的财物。
在已经取得违法嫌疑证据或者接到举报等情况下,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     涉嫌从事违法生产、销售酒类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②     查阅、复制或者录制与酒类监督事项有关的材料;
③     确有必要时,可以对酒类抽样取证,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经执法单位负责批准,对证据证明销售本条例第十七条禁止销售的酒类予以查封、扣押;
④     要求当事人对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⑤     经执法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有证据证明销售本条例第十七条禁止销售的酒类予以查封、扣押。
⑥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⑦     当事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件和资料,不得拒绝、阻挠;
⑧     监督检查单位对于查封、扣押和抽样取证的酒类以及登记保存的酒类、原料、设备、工具等有关物品,应当填写登记表,由执法人员、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字。当事人拒绝签字的,由执法人员注明拒签事由。登记表一式二份,当场交付当事人一份;
⑨     监督检查单位对于查封、扣押和抽样取证的酒类以及登记保存的酒类、原料、设备、工具等有关物品,应当妥善保管,并在七日作出处理决定;给当事人造成直接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⑩     建立酒类监督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于酒类生产、经营或者监督检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酒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接受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查实,依法作出处理。
4.检查的内容及处罚
对涉及本《条例》、《办法》的所有内容都有权进行稽查,发现有违反本《条例》和《办法》的都要依法予以处罚。
(1)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没有取得酒类批发许可证,擅自批发酒类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批发酒类,没收违法说得,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2)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酒类批发许可证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说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3)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第十五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供货方)批发酒类没有填制《随附单》或者单货不相符的,或者酒类批发和零售经营者采购酒类没有向供货方索取有关凭证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4)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酒类生产者向无酒类批发许可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表)的经营者批发酒类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酒类经营者向无酒类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采购酒类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酒类,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酒类经营者向无酒类批发许可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批发备案登记制度的,为备案登记表)的经营者批发酒类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5)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在固定地点销售散装酒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6)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示的,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以下罚款;酒类经营者明知是未成年仍向其销售酒类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7)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的违法行为,由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协同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违反第十七条的也可按《办法》第三十一条执行。
(8)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违反条例第十三条,不备案登记的可按《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
5、对酒类执法人员的要求。
酒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酒类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6、《条例》和《办法》的异同。
(1)《条例》是地方法规,《办法》是部门规章。
(2)《条例》是从生产到流通过程的管理,《办法》只管流通。
(3)处罚尺度,《条例》都设置了下限,而《办法》许多处罚条款没设下限。
(4)《条例》对批发实行的是行政许可,具有强制性,《办法》实行的备案制。
(5)对进口酒有特殊的要求。
(6)增加消费者有权查阅随附单。
(7)《办法》对不备案设置了处罚条款,而《条例》没有;《办法》对酒类流通的禁止性条款设置了独立处罚条款,而《办法》规定为协同有关部门处罚。
(四)我省酒业的现状:
2007年全省酒类产量完成80万千升,其中:白酒5万千升,啤酒70万千升,黄酒及果露酒5万千升;销售收入达30亿元;流通领域年销售酒类155万千升;其中:白酒45万千升,啤酒100万千升,葡萄酒、黄酒、洋酒、保健酒约10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全省酒类行业实现利税近10亿元。领导重视,酒类管理机构基本健全。
1、建立健全了酒类管理机构。
健全的酒类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队伍,是搞好酒类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到目前为止,全省14个市州全部设立了酒类监督管理科或酒类产销管理办公室(局),配备了专职人员,但编制和人员各不相同;全省95%的市县区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酒管机构;部分街道办事处和乡镇配备了酒类协管员。
2、加强对酒类执法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
加强对酒类执法人员和酒类从业人员的培训是搞好酒类管理的基础。一是组织执法人员培训。2006年、2007年先后举办了全省酒类稽查人员培训班,对全省县以上酒管办主任和稽查队长共200多人进行了法律和业务培训。聘请资深酒类专家讲解酒类专业知识、请省法制办的领导讲解行政执法规则和程序、请国际洋酒协会与名优酒类生产厂家的专职打假员现场讲解洋酒及名优酒的专业知识以及识假、辨假方法。通过学习,使广大酒管工作者学到了真本领,确保了酒类执法的严肃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了执法过程中不越位、不缺位、不移位。二是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培训,有6人获得国家级品酒师资格证书,有36人获得啤酒评委资格,有44人获得白酒品酒师资格。三是经销商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个市州参加了省里统一组织的培训,直接参加培训人员2000多人。常德市繁荣实业公司董事长亲率30多人参加学习。四是成立酒类专家技术委员会,由16位白酒专家,19位啤酒专家,3位果露酒专家组成的酒类专家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我省酒业发展储备了人才。通过培训,广大酒类从业人员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配合到积极配合,能够自觉接受酒管部门的监管。培训班的举办为搞好酒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酒类消费安全。
规范酒类市场秩序,必须实行标本兼治,改变过去重发证、轻管理,或者只发证、不管理的现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随时纠正不规范的行为。同时,对于酒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法行为进行坚决、快速的打击,确保酒类市场始终处于酒管部门的监管之中。
(1)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对酒类生产、批发实行许可,对零售实行备案,是《条例》和《办法》赋予酒管部门的使命,也是酒类经营者进入酒类行业的“通行证”,把握住了“三证”的发放就等于抓住了酒类管理的牛鼻子。因此,必须严把证件审核关。到2007年底止全省办理酒类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09家,办理酒类批发许可证的企业2875家,其中进口酒类批发许可证36家,办理酒类零售备案登记证的企业6万家。
(2)全面实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帮助酒类经营者建立经营购销台账,记录有关购销信息,严格实行酒类商品购销《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确保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监控和可追溯性,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进入市场。《酒类流通随附单》已在全省酒类生产和批发企业全面推开,逐步实现了从酒类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溯源制度。首先是严格实行《酒类流通随附单》的领用制度。《酒类流通随附单》由省酒管办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指定生产厂家统一印制,领用《酒类流通随附单》的单位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或《湖南省酒类批发许可证》,发放的《酒类流通随附单》按照编号进行造册登记。其次是通过稽查,督促《酒类流通随附单》落实到位。各地在市场稽查中将《酒类流通随附单》列为稽查的重点,对不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严加查处。
(3)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行为。加大对酒类市场假冒伪劣酒的查处是确保酒类消费安全和酒类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去年全省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案件200多起,没收假冒名酒11万瓶,捣毁制假窝点120多家。
4、加快湖南酒业的发展。
综观湖南酒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白酒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市场主要集中在湘窖、开口笑、酒鬼、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国窖1573等强势品牌上,包括川酒、贵酒、鄂酒等其它知名品牌也将在湖南酒市大显身手。二是湘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金六福企业在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市场扩张后,以大手笔的姿态在邵阳投资的新厂已全部投产,完成了对衡阳回雁峰酒厂的收购;浏阳河酒业花巨资在浏阳市投产的酒厂已经破土动工;具有辉煌历史的白沙液酒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以“一品湘韵,典藏白沙”的绝唱,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湘酒鬼在中糖公司入主后,必将在本土市场大有作为;德山、武陵、南州等白酒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三是啤酒市场热闹非凡。经过多年的经营,啤酒营销已在策略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珠江、百威等省外啤酒,几大品牌主要表现在由直接将产品打入我省转向直接在我省投资建厂或控股我省啤酒企业,截止到2007年底,先后有英博集团、燕京集团、青啤集团、重啤集团、华润集团以及福建、浙江的数家民营资本控股了我省全部啤酒企业,使我省啤酒生产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能力已突破100万千升,就连雪津啤酒也借英博之势,利用白沙人脉资源狂泻三湘大地。英博白沙、湖南重庆国人、燕京(衡阳)啤酒集团三家企业年产量突破10万千升;燕京(衡阳)啤酒公司拥有了我省第一条纯生啤酒生产线,结束了湖南没有纯生啤酒的历史。四是果露酒市场丰富多彩。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喝红酒、保健酒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酒的群体在增加。以葡萄酒为代表的果酒系列,新品将不断涌现,竞争亦将趋于激烈,继王潮、长城、张裕等几大知名品牌称霸市场后,一些新品葡萄酒及诸如猕猴桃、青梅、芒果、枸杞等果酒争奇斗艳。以滋补、营养为诱惑的露酒系列亦难以抵挡人们的消费热情,这些酒种的品种将会不断丰富,特色也将更加明显,而且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五是具有“液体蛋糕”之称的黄酒成为酒客“新宠”。市场上除了古越龙山、会稽山等知名黄酒外,我省的胜景山河、千壶客、兴缘等黄酒新秀正在以诱人的魅力深入人心。六是洋酒长驱直入,并牢牢抓住年轻一代酒民。
二.酒的品评与欣赏
(一)白酒的品评与欣赏
1、白酒的香型
①浓香: 以五粮液、剑南春、全兴、沱牌、双沟、宋河为代表。
特点:香浓、味甜而甘冽、浓而回味长,醇而绵,后味净。窖香浓郁,(或喷香),绵软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②酱香:以茅台、武陵、郎酒为代表。
特点:低而不淡,香而不艳,酱香突出,优雅细腻,丰满醇厚,软绵浓郁,回味悠长。由于贮存时间长,略带微黄,特别醇和,香气不刺鼻,香而不艳,而且有空杯留香,放一、二天都有。
  ③清香:以汾酒、宝丰酒、黄鹤楼为代表。
  特点: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
④米香型:(小曲酒)半液态发酵,以桂林三花、全州湘山、浏阳河小曲为代表。
特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洌、尾味怡畅。
2、十七大名酒(白酒)
茅台酒、山西汾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西凤酒、双沟酒、全兴大曲、郎酒、宝丰酒、特制黄鹤楼、武陵酒、宋河粮液、沱牌大曲酒
(二)啤酒的品评与欣赏
1、外观:啤酒外观的评估是在开瓶前。要评估其外观,首先看标签,标签应标明成份、酒精度、麦芽度、执行标准、出厂日期等。可把一瓶未开启的啤酒对着光线来观察其顶端大气泡的模样。这样做可以鉴别该瓶啤酒是否振荡过,否则开启时会喷涌。一杯好的全麦芽啤酒一般在一分钟内至少还保持有一半泡沫层,这种能力与“泡沫保持力”有关。
2、芳香:啤酒的芳香一般与啤酒的基本麦芽成分和谷物填充物成分的味道有关。酒花的香味并非在每一种风格的啤酒中都能体现出来。而且,不同的酒花带给啤酒的香味也是不同的。
3、口感:啤酒的口感是指对酒体的知觉。受啤酒中蛋白质和酒精的影响,其口感会明显有淡或浓之分。啤酒的风味也许是一种最主观的标志,也是啤酒令人享受最明显的体现。特定风味的啤酒应该具有其共有的口味特征。一杯经过完美调和的啤酒,应该在麦芽甜度和酒花苦味之间得到仔细的风味协调。回味是指咽下一口啤酒后在嘴内所保持的味道,适当的回味也是与其他质量一样重要的风格式样。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回味通常是希望能够调和消除啤酒花的苦味。
(三)黄酒的品评与欣赏
1、色的来源:黄酒的色,主要来自原料的自然色泽;糖化发酵剂的色泽;(麦曲带来淡黄色、红曲有红色素,使酒色黄中带红),麦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焦糖色来增加酒色,北方黄酒在原料处理中的煮糜工艺也使酒呈黄褐色。
2、香的来源:黄酒的香气,不是指某一种化合物的突出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黄酒的芳香成分与原料、麦曲、生产工艺及贮存时间等有着密切关系。
3、味的来源:黄酒的滋味一般具有甜、酸、苦、辣、鲜、涩等味。
4、黄酒的饮用:加温饮用,加冰饮用。
(四)葡萄酒的品评与欣赏
1、葡萄酒的分类:
按颜色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按含糖分为:干型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
2、葡萄酒的品尝
①观色识酒:一般来讲,色泽深浓的红酒,酒质丰厚;色泽深至几乎不透明的,显示酒精含量高,葡萄的精华多,单宁和果味都重。然而这类酒新的时候喝会觉得很尖涩,成熟时再喝才会感到非凡的美味。
辨别酒是否年轻主要是看年份。如果是白葡萄酒,一般来讲普通的白葡萄酒越新鲜越好,第二年最佳。普通的红葡萄酒一般是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最好。
②闻香识酒:香气是完全能够识别出酒的品相的。首先,举杯近鼻子,集中精力取得第一印象,我们称为第一次闻香,这时闻得葡萄里最微弱的香气。然后手持杯柄贴着桌面迅速摇晃,让香气散发出来,深而短地闻几下,可以闻到第一印象中忽略的果香,香气一般在晃杯后体现的更多。很多专家不赞成深吸气,认为这样会使味觉迟钝。酒的气味分两部分,一部分令你想想那些熟悉的气味,如水果、香料等等,另一部分是清楚地辩认出成分或化学物质,后者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闻得出。
③品味识酒:品尝酒的最后步骤就是喝进嘴里,因为真正品尝到酒味,才能检验葡萄酒的色和香告诉你的信息是否准确,才能确定这是愉悦感官的好酒还是劣酒。
单宁是所有年轻红酒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苦涩而干,有粗糙和细腻之分,是霸道还是柔和,均反映着酿造的品质。好的单宁都是细腻的。单宁充足是可以陈年的决定因素。
酒液在口腔内,不仅仅是味觉,口腔内的触觉也很重要,酒液是粗糙还是幼滑,是舒畅还是酒精过重,都靠它来感知。说到底是品尝味,味道是否浓郁丰厚,层次是否复杂,是否持久,均取决于酒的素质。味道在嘴里可是最重要的。
3、葡萄酒的消费误区
①将葡萄酒都当成红葡萄酒,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欢,要喝都喝红酒,加甜汽水也要喝红的。其实白葡萄酒才是适合于最初饮用葡萄酒人的口味,特别是搭配一桌丰富的中餐,不大会出错,而红葡萄酒遇到甜味、辣味、原味海鲜的菜是很难配的。白葡萄酒里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酒中舒服的酸能分解蛋白,令人胃口大开,越吃越有滋味。
②相信年份越老酒越好,导致现在市场上国产假年份的酒到处都是,而且卖得很火,真是受骗挨宰还去给人家捧场。世界上绝大多数酒都要求在两到三年内喝掉,真正有素质能陈年十年的酒很少,中国目前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老酒。
③哪个牌子大而响就去喝这种酒,而且只喝这种不喝别的牌子。再者说,只喝一个牌子的酒就像吃菜只吃一道鱼香肉丝一般,每天都吃也会吃腻了的,营养更不均衡。
④将葡萄酒当成白兰地、威士忌。如果不能一次喝完,应尽快塞回木塞将酒冷藏;白葡萄酒可以放两天左右,红葡萄酒可多放一两天,然而完美的酒质将不会重现。
⑤将氧化酒当成陈酒香。这也是受我们黄酒的影响,黄酒一般都有氧化味,而葡萄酒有氧化味一般就认为坏了。
⑥将红葡萄酒当药。有人一听说葡萄酒能预防心血管病、抽烟的人喝红酒还能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伤害,就开始当红葡萄酒是药了,每天喝一小杯,喝个十天半个月的,也不管是不是好喝,反正中药都是难喝的。
⑦当洋葡萄酒是垃圾,可能受牛血粉污染。这是很可笑的事情,其实当初这样的酒一瓶都没进入中国。
⑧总是觉得葡萄酒在家里放得越久越好。
⑨将酒在家庭展示柜里竖立存放。在干燥的气候里,不出一个月再好的酒都会放坏,因为酒接触不到木塞就会导致木塞干缩,空气进到酒里后导致氧化。
(五)配制酒的品评与欣赏
  配制酒是用酿造酒(原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再制成的饮料酒,常见的配制酒有露酒和药酒,国外称露酒为利口酒(Liguour),其生产工艺、饮用方式和均有区别,各具特色。
(六)白兰地的品评与欣赏
白兰地是一种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的蒸馏酒,蒸馏酒制造好之后,还要再放入木桶中,长年贮藏使它成熟。
国际上通行的葡萄白兰地,酒精含量在40%左右,色泽金黄晶亮,具有优雅细致的葡萄果香和浓郁的陈酿木香,口味甘洌,醇美无瑕,余香萦绕不散,被称为“葡萄酒的灵魂”。目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标有XO(6年以上)、VO、VSOP(不低于4年半)、VS(4年半以下)的白兰地酒。
1、观色:打开酒瓶,将酒倒入酒杯,然后端起酒杯,将酒杯置于齐眉之处,并且使酒杯对着光源,观察白兰地的色泽及清澈度。品质优良的白兰地应呈现金黄色或琥珀色,通常颜色越深,表示陈年越久,但加入焦糖也可以影响颜色的深浅。
2、查形:将杯身倾斜约45度,慢慢转动一周,再将杯身直立,让酒汁沿着杯壁滑落,观察杯壁上的“酒脚”(酒经晃动后,在杯壁上慢慢由高往下流的痕迹)流动的速度。越好的白兰地,酒脚滑动的速度越慢,且酒脚越圆润。
3、闻香:将酒杯由远处移近鼻子,以恰能嗅到白兰地酒香的距离来衡量香气的强度与基本香气,再轻轻地摇动酒杯,逐渐靠近鼻子,最后将鼻子靠近杯口深闻酒气,以便辨别各种香气的特征与确定酒香的持久力。再轻轻晃动酒杯使酒的香气充分散发出来,用鼻子去闻,然后加盖,用手握杯腹部二分钟,摇动后再闻香。优质白兰地的香气有淡雅的葡萄香味、橡木桶的木质风味、青草与花香的自然芬芳等。而极品的白兰地则会出现一种复杂的甘醇、香腴感,这是所有酒客梦寐以求的。如果白兰地酒中有不协调的浮香和异香,或木质香过重,都应视为酒的缺陷。
4、品味:观色、查形、闻香之后,就是品尝了。品尝时啜入一小口酒(约2毫升左右),从舌尖开始品尝白兰地,让酒在舌间滑动,再顺着舌缘让酒流到舌根,然后在口中滑动一下,入喉之后趁势吸气伴随酒液咽下,让醇美厚实的酒味散发出来,再用鼻子深闻一次,将所有的精华消化于口鼻舌喉之间。通常香味停留得越久越醇和越好。不够匀和的或太早的白兰地,则会觉得烈而缺乏芳醇的味道,需要继续陈年。
(七)威士忌的品评与欣赏
1、观色。每一种威士忌都有其特有的色泽,从浅金黄色到深棕色,色泽是在成熟阶段产生的。
2、闻香。首先倒一点威士忌到玻璃杯中,用手把玻璃杯盖住一会儿,然后轻轻地移开手让威士忌的香气散发出来。然后手从酒杯口完全移开,旋荡杯中的威士忌,使其他的芳香也都释放出来。
3、尝味。慢慢地嗓饮一口威士忌,用舌头把它在嘴里回荡一圈,威士忌的香味将溢满整个口腔,口腔中的不同部位会感觉到不同的味道。当你咽威士忌的时候,注意这时威士忌味道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终感”。一些威士忌有较显著的余香,且变化无穷。当你感觉到了你所选择的威士忌的香气和滋味时,可以试着往杯里加些水,这有助于香味的释放。最理想的是,水应当是和酿酒用水来自同一水源,但这很不实际。一般推荐用瓶装水,瓶装蒸馏水尤佳。
文件下载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