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湖南工作》刊发沈裕谋厅长署名文章《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商务厅swt.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8 【 字体:  

    编者按:省委《湖南工作》2025年第3期刊发沈裕谋厅长署名文章《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予以转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推进三个高地建设上持续用力,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精准施策,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勇闯新路。全省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落实五个必须坚持要求,牵头实施好改革开放重点攻坚、内需扩量提效攻坚,着力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促合作、强平台,打好常规、增强、超常规政策组合拳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多管齐下促消费,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牢牢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消费能级意愿提升、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市场回暖向好,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惠及省内1.3万家经营主体和800消费者,带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1万亿元、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2025年,省商务厅将进一步扩大补贴品类,增设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优化申领流程,升级便民服务持续让百姓得实惠、经济促发展。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餐饮、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等支持政策,开展服务消费季等系列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领域服务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大力发展健康湘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吃出健康、穿出时尚、用出现代、游出诗意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支持长沙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市内免税店运营,扩大入境消费。以购在湖南为主题,省市县联动开展惠购三湘”“焕新消费”“味道湖南等主题促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打造首发湖南品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鼓励举办首发、首秀、首展等活动。发展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夜经济,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优化城乡消费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建设,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出台支持零售业创新等有关政策,统筹推进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社区商业中心等商业设施改造提升。高标准推进县域商业建设,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乡镇大集和农村便利店高质量发展农村电商,持续推动城品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

  二、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尽快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多渠道推动外贸绕道”“突围,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扩大产业开放。全省主要产业中除有色、石化外向度(进出口/营收)达到22.8%24.4%外,其余产业外向度均低于20%。省商务厅将实施省级外贸提质增效项目,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先进钢铁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提高外向度。强化湖南国贸集团等龙头企业省主要产业的外贸供应链服务能力,带动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进出口。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挖掘梳理外向型产业潜力企业名单,培育更多十亿级、百亿级出口龙头企业。加力突围拓市。以中间品贸易和跨境电商为主要抓手,以境外合作区为根据地,以海外仓为中转站,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提质升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和产业园,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开展千企百展拿订单行动,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组织超1000家次企业、利用100个以上展会赴境外拓市场增订单。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着力破解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问题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品牌领军企业和三同企业三同产品。大力拓展绿色贸易,推动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发展加力促进大型成套设备、机电及高技术产品出口,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保税维修等创新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关键技术设备、紧缺能矿产品等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全省服务贸易在外贸总额中占比约为10%,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提升传统优势服务竞争力,在入境旅游、数字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多点发力,特别是要发挥湖南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推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新三样产品出口支持烟花、陶瓷、湘绣等优势传统文化产品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开拓国际市场,运营好马栏山对外文化贸易综合服务中心,提升货物贸易、数字贸易和文化贸易融合发展水平。

  三、一以贯之抓招商,擦亮投资湖南品牌

    全力抓好改革创新,全速推进招大引强,全程做好项目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深化招商引资重点事项改革推进落实11NX的大招商格局,加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项目、资源互联互通,完善全省投资促进机制。构建招商引资“N1”策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各种招商引资先进做法放大湖南综合成本低、教育医疗品质高独特优势,持续深化综合比较优势招商、产业生态招商、中试平台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创新开展双向或反向飞地招商,建立健全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机制,争取更多重大项目、重要企业、重点研发中心落户。推进基金招商,完善新一轮QFLP政策。用好数字化招商,推广使用数智招商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巩固招商引资乱象整治成果。打造投资湖南活动矩阵深度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用好进博会、投洽会、链博会等重大展会,办好港洽周、欧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加大面向全球招商力度,继续实施市州与重点国家招商工作机制,鼓励市州园区赴欧美、中东、日韩澳新等重点国家地区)设立招商合作中心,开展驻外招商,高标准建好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中欧(湖南)国际合作示范区。持续抓好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构建市场友好型投资环境。推动出台开放型经济促进条例。落实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措施,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坚持投资于人出台外籍人士来湘创新创业环境优化行动方案,以长期主义的坚定打造国际人才创业高地。定期召开跨国公司圆桌会议,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让企业在湘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四、蹄疾步稳走出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实施外经深耕出海工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体系推动产业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深耕欧盟等传统市场,拓展非洲、东南亚、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支持工程机械、矿业开发、输变电装备等领域优势企业抱团出海、向外图强。发挥境外合作区作用,促进贸易投资融合发展。推动中科摩洛哥生产基地、旗滨马来西亚光伏产能、军信环保吉尔吉斯垃圾发电厂等项目落地。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用好一带一路融资窗口,提高对外投资备案效率,推广使用对外投资电子证照。依托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坚决做到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危业不投,及时处置境外突发事件,维护海外项目人员安全打造对非经贸国家队充分发挥博览会和先行区两个国家级平台作用,主动承接和深化十大伙伴行动加快建立中非经贸合作服务体系。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强化经贸对接撮合,吸引更多非洲机构成为合作伙伴。用好先行区支持政策,加快组建中非供应链平台、物流平台,积极培育和招引对非合作龙头企业。建立中非经贸合作基金,助力中非经贸发展。推动在建的产工贸一体化项目尽快投产,培育中非跨境产业链,在非建设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探索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风险补偿机制。

五、提能增效强平台,筑牢开放前沿阵地

用好制度创新这把万能钥匙,持续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探索,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研究出台贯彻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具体举措,配套制定重点任务重点打造制度型开放应用场景两张清单力争推出全国首创成果5项以上。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以及工业母机、机械零部件、控制系统等关键基础制造装备,加快推动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和开放发展,争取国家尽快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围绕标准认证、产权保护、技术交易、涉外法治等领域,深化高端开放规则要素改革吸引国际标准组织、国际商事调解组织、国际研发机构和合作组织落户。加强与海南自贸港合作市场化推进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建设,推动湖南两头在外一头在外,加工增值30%内销的企业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的平台优势,开展自贸联合创新,实现湖南借道开放持续拓展五大国际贸易通道。扩大通道市州覆盖面和服务面推动出台中欧班列接续支持政策,支持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等发展国际货物一站式运输新模式,全面推进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推动口岸经济由流量经济产业经济转型。促进岳阳与长江流域港口及长三角港口联动,稳定国际货运航线,加快恢复重点国际客运航线。提升园区和口岸开放能级。完善经开区开放发展政策,支持综保区发展国际中转、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业态加快口岸、通道、综保区、产业园区协同联动,提升服务地方开放发展水平。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籍人员商旅往来

文件下载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湖南省商务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8
备案号:湘ICP备09006477号
联系电话:0731-82287060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98号 邮编:410001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