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思路,务实奋进,创新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扩大消费、促进外贸进出口顺利推进,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运行,现将一季度商务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一季度商务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业转移来势较好,招商引资开局来势好
一季度,全县接待外商来永兴考察100余人次,长鹿集团、碧桂园、中再生、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华电、欧中友好协会、兆虹控股集团、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等一批重量级、高端企业前来郴考察。一季度,我县实际利用外资3314万美元,占年度任务的26.5%,同比增长19.7%;内联引资107133万元,占年度任务的33%,同比增长18.4%;外贸进出口总额45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2%,同比增长26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43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1.3%,同比增长104倍;标准厂房建设9
万平方米,占市考核年任务的30%,同比增长20%;劳务输出人员7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6.9%,同比增长22.7%。全县接待外商来永兴考察100余人次,1月8日,我县云谷工业地产、天津正通工业、福华电动车、海汇国际商贸城、贵研、五星学校等招商项目集中开工建设。1月20日,我县举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暨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成功签约城南新区综合开发、城乡居民安全引供水、企业创新基地、涉重金属危险固废和污水处理、城市棚户区改造等6个合作PPP项目,总投资近70亿元;签约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绿色住宅、皮具产业园等9个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69亿元。
(二)外经外贸发展平稳,结构质量稳步有提升
一季度,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45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2%,同比增长26倍;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430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1.3%,同比增长104倍;劳务输出人员7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6.9%,同比增长22.7%。一是结构质量明显趋好。加工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93.7%,说明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较高。二是龙头企业作用凸显。全县进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2家。白银、黄金依然是我县拳头出口商品。三是外贸主体持续增长。全县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5家。
(三)商贸流通物丰价稳,市场消费逐渐回暖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抓好重大节假日商品促销活动,选择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行业或重点商品,围绕着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三八”妇女节、国庆节等众多节日前后开展互动形式多样的商品促销活动,在经营规模较大的超市举行消费活动周,店前广场秀等,创造热点卖点,拉动大众消费,繁荣节间市场。深入实施中央鼓励居民消费的各项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元旦、春节期间,我县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消费呈现出品牌化、时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市场繁荣,物丰价稳。城区各大型商场、超市客流量和商品销售额增加;节日期间健身、休闲、探亲访友等活动丰富。农村市场繁荣,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给农村消费品市场带来活力。
二、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一季度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县开放型经济仍然处于爬坡和打基础阶段,层次较低,竞争力较弱,还存在很多短板。一是受项目环评程序、土地指标紧缺等因素影响,项目入园落户时间较长。二是对外贸易出口产品较单一,外贸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过多依赖黄金白银等有色金属产品出口,而由于国内外有色行业不景气,价格倒挂,许多公司具备外贸出口资质,但不敢开展业务。三是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还存在资金、能源、物流等要素制约、产业配套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下阶段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力争在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上有新亮点。围绕园区建设“三个一”工作目标(即标准厂房建设10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企业100家、争取产业资金1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华创产业园、云谷工业地产及物流项目、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等“承接产业转移孵化基地”及柏林工业园、太和工业园等有色金属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争创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抢抓长江经济带崛起、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湘粤合作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紧密跟踪重点产业转移新动向,重点承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等新兴产业和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性,培育好新的产业集群。继续加强与中国华电、中国五矿、中国水务、桑德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长鹿集团、中再生、株冶集团等央企名企的对接,重点引进总部型、龙头型、补链型的项目和企业。
(二)要力争在招商引资产业承接上有新突破。一大胆创新招商方式。要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围绕循环经济和城市矿产等优势和新兴产业开展重点招商,突出抓好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香港、台湾等发达地区的招商推介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争年内引进1-2家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战略投资者。二精心组织招商推介会。要组织好适当的数量精、项目好、客商档次高、投入成本少、招商实效大的招商推介会。大力支持、引导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筹建异地商会。三切实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外商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调度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落户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签约项目跟踪服务,确保尽快履约、到资、开工。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调度、督查、考核,每个重点项目都要排定时间表、任务书、路径图,完善领导联系项目和项目跟踪服务等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要加快推进新建重点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杆线搬迁、立项审批、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相关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主动靠前服务,为项目如期开工、提前开工打基础、抢时间。重点加大中国华电、中国水务、太平洋集团、桑德环境集团、长鹿集团、中国再生资源公司、中国神华、赤峰黄金、怡亚通、贵研铂业、中信集团等央企和上市公司目前在永兴项目建设的服务和推进力度。强化项目保障。积极争取省里关于支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支持,积极同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努力争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三)要力争在外经外贸方面有新跨越。一是着力扩大外贸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湖南省外贸强县建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实施科技兴贸,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支持现有生产型出口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引导永鑫环保、朝阳银业、众德集团等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二是积极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完善进口促进政策,重点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三是加大国际、区域间合作。鼓励和引导县内优势行业和企业如怡兴供应链公司、永鑫环保科技公司、永星公司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利用全球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工程和扩大劳务输出,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实业,建立海外基地。
(四)切实抓好电子商务。一是搭建电商交易平台。拟与省邮政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邮政部门已有的“邮乐农品”和“惠民优选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合我县资源,引导本地企业利用已有的电商平台建立网上商铺,从而提高本地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扩大销售规模。二是成立电商协会。整合全县电商资源,成立电商协会,为电商各方参与者提供政策咨询、专业培训、信息对接、产品推介、快递物流、法律支持、资金扶助和办公场所等服务项目,在政府和从事电子商务的会员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促进我县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三是建立电商产业园。初拟建在云谷工业地产及物流园中建立电商产业园,并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向电子产业园区集中,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五)强化工作考核。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考核力度的要求,一是按考核考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项目,将考核贯穿到招商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加强对招商活动月的督查考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升温加压。二是加强招商调度和统计工作,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对工作不负责,完成任务不理想的单位和乡镇,下发县长督办卡。并将督办情况作为招商引资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大力度、高密度的督查考核,让全县上下进一步提高招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为下阶段的招商引资工作营造更新更浓的氛围。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