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标要跑断腿,现在手机一点就能开标,省时又省钱!”8月5日,参与桑植县Y419线路面大修工程的张家界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慨。该项目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完成交易,节资率达40%,全程仅用3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开评标。
今年3月,针对招投标领域存在的围标串标、人为干预、效率低下等痛点问题,张家界市强力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改革,实现住建、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工业等六大类项目全覆盖。
改革中,张家界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的改革专班;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同时配套“差额担保”制度,防止企业恶意低价竞争;开发智能评审系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这套系统就像‘电子裁判’,全程网上操作。”张家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茂蓉介绍,所有参与项目都要经过代理机构、行业部门、多部门联合“三关审核”。同时,张家界还设定标前设计审查、标中履约担保管理、标后质量检查的全程紧盯体系,特别是对降幅10%以上的项目强化银行保函要求,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张家界还规范所有项目流程一致,让企业办事不再“猜谜”。
自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改革5个月以来,张家界已累计完成37个项目,节资超2.4亿元,平均节资率超36.6%;招投标开标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20分钟,评标时间由8至9小时压缩到3至4小时;开评的工程项目均未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和烂尾工程。
下阶段,张家界市将不断提升交易平台信息化水平,让企业投标更便捷;重点强化降幅超10%项目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开展企业专项培训,提升市场主体对新系统的使用能力。
(文/上官智慧 田磊)
敬请关注“湖南商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