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开发区指导文件(含开发区名单和政策解读)
一、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4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名单
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大陆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设立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主要解决中国大陆长期存在的审批手续繁杂、机构叠床架屋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问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现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于最高地位。截至2015年9月,全国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9家,内地每个省区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东省15家。
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省份 | 数量 | 名称 |
北京 | 1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6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 |
河北 | 6 |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 |
山西 | 4 |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内蒙古 | 3 |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
辽宁 | 9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
吉林 | 5 |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
黑龙江 | 8 |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上海 | 6 |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松江经济开发区 |
江苏 | 26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中经济开发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沭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21 |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袍江经济开发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慈溪经济开发区、丽水经济开发区 |
安徽 | 12 |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福建 | 10 |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台商投资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
江西 | 10 |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 |
山东 | 15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滨州经济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
河南 | 9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湖北 | 7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荆州开发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
湖南 | 8 |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东 | 6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西 | 4 |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 |
海南 | 1 | 洋浦经济开发区 |
重庆 | 3 |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四川 | 8 |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贵州 | 2 |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
云南 | 5 |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 |
西藏 | 1 |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
陕西 | 5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神府经济技术开发区 |
甘肃 | 5 |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 |
青海 | 2 |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 |
宁夏 | 2 |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新疆 | 9 |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
2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是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至2015年10月,全国共14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4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
省份 | 数量 | 名称 |
北京 | 1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天津 | 1 |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河北 | 5 |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山西 | 2 | 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内蒙古 | 2 |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辽宁 | 7 |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吉林 | 5 |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黑龙江 | 3 |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上海 | 3 |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江苏 | 15 | 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浙江 | 8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安徽 | 4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福建 | 8 |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莆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安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 |
江西 | 7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鹰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山东 | 12 |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河南 | 7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湖北 | 7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湖南 | 5 |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东 | 11 |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西 | 3 |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 | 1 | 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重庆 | 2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四川 | 7 |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贵州 | 1 |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云南 | 2 |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陕西 | 7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甘肃 | 3 |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酒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青海 | 1 | 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宁夏 | 2 |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新疆 | 3 |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二、“开发区23条”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我国开发区发展现状
自1984年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我国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类型不断拓展,数量逐步增多,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开发区首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成为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示范区。
与此同时,开发区发展总体上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一是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类开发区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开发区产业定位趋同,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近年来,不少开发区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内设机构不断增多,失去了精简高效的特点。三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开发区包括不同类型,但各类开发区规划、设立、扩区、调区、升级、考核等相关制度有待完善,需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
2、意义:首个各类开发区总体指导文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发区工作十分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各类开发区规划指导、创新发展,发挥开发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升级。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国务院此次出台“开发区23条”,正是全面部署新形势下开发区工作,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
“开发区23条”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各类开发区的总体指导文件,对于建立促进和规范开发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的积极带动作用。
“开发区23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开发区发展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
三、不同类型开发区发展方向
1、国家级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国家级开发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等产业特色,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园区品牌。
2、省级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数量多,是我国开发区整体发展能否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和基础。对此,“开发区23条”提出,省级开发区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向主导产业明确、延伸产业链条、综合配套完备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四、专家解读“开发区23条”
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开发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各类开发区的总体指导文件。
在推进开发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上,“开发区23条”提出,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融资。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毕志清表示,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园区的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支撑,通过PPP的方式,能够将社会资本引进来,从企业的角度,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但毕志清同时指出,与单一的工程相比,产业园区使用PPP模式将涉及更多领域,也更为复杂。
1、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
对于此次出台的“开发区23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这对于建立促进和规范开发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中的积极带动作用。
自1984年我国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已使之成为我国营商环境的示范区。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各类开发区数量过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开发区还存在产业定位趋同,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支持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加快转型升级,“开发区23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开发区23条”指出,将在开发区优先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基础设施方面,将积极利用专项建设基金,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开发区23条”提出将对发展较好、用地集约的开发区,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给予适度倾斜。适应开发区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开发区公共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保障,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适当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用地供给。
对于利用存量工业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兴办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的,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5年期满或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
2、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
在推进开发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上,“开发区23条”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区运营模式。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在现有的开发区中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积极探索合作办园区的发展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发运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券融资。
目前已有地方开展相关实践。例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早在2015年成立之初时,就决定采用PPP模式,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行先试。
具体来看,该园区将一期规划内的市政道路建设、公用建筑建设和公园绿化工程等总投资约为55.6亿元的27个非经营性项目整体打包,寻求合作方,并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第三方项目专业咨询机构和社会资本方,采用“PPP+EPC(工程总承包)+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设园区非经营性PPP项目。目前,该园区PPP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包内所包含的17条市政道路,已有7条道路陆续开工建设。
湖北省发改委网站刊文表示,PPP模式是初创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选择之一。黄冈产业园自设立起就引入了优良社会资本,解决了园区建设初期的资金难题,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毕志清认为,这是产业园区建设运用PPP模式的一种,特点是地方政府做好功能定位,然后在某个建设项目上运用PPP模式进行单一的工程建设。不过一些产业园区所涉及的PPP模式可能更为复杂。“因为园区涉及的不仅是一类工程、一类行业,一个区域内可能有道路、桥梁、甚至园区医院、居住、商业、工业标准厂房等多个工程、多个行业。目前,地方正在不断探索多种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区23条”还提出,推进东部地区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软硬件环境,鼓励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一批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