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亮点】外经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湖南的指示精神和给予的“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立足湖南特色和优势,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的重大机遇,统筹考虑和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取得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
一、基础实。我省开放体系基本完善,机制建设卓有成效,经贸成果再上台阶,十年期间累计新增境外企业1040家,实际投资额12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41.6亿美元,承接并实施了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埃及CBD新城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项目,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24万人;成功承办了800多期援外培训项目,培训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拉美等141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技术人员2万余人,共承担国家援外成套、物资、技术合作等各类援外项目140余个,遍及60多个国家,涉及金额超20亿元。
二、平台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湖南,成为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依托重点国际展会、展览等平台,组织开展跨国产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国际产能合作整体水平。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举办了两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湖南装备与制造走进东盟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省重点优势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深化产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明。结合全省产业发展需要,立足湖南自身特色,深度挖掘优势产业,我省着力对接重点国别和地区,在东盟、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亦有所斩获,形成了湖南“走出去”独有的重点市场、重点产业和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跟进,在海外打响了湘军品牌,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车、隆平高科、楚天科技、爱尔眼科等一批“走出去”企业也逐步从中国知名企业成长为世界著名跨国企业,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通过“走出去”,加快了我省产业的科技创新,拓展了外部市场空间,保障了供应链稳定,助推了省内产业转型升级。
四、亮点足。我省高度重视“走出去”的各类创新,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省抱团出海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成立了湖南省企业“走出去”联盟,深耕重点市场。“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推广,各省市纷纷来湖南取经。“政银信企”四方合作的金融服务模式有力支撑我省企业走出去。承办援外培训班的规模和质量在全国地方省市中排名第一,“援外项目+产业链合作”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对外投资合作,得到了商务部的充分认可,“小而美、小而惠”项目成为下一阶段对外援助和合作的优先项目。境外园区建设有声有色,阿治曼中国城进入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综合评价前十,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进入金砖国家合作成果并编入《金砖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报告》。
五、影响大。我省对外投资规模长期居全国前十、中西部省份第一,多次在商务部组织召开的“一带一路”工作会议、“走出去”工作会议以及援外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推广湖南在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劳务扶贫等政策创新方面的优秀做法。借助对非合作两大国家级平台,对非经贸合作成为全国典范;十万湘商在东盟,形成了资源汇集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度参与了老挝、柬埔寨等国的经济建设,有力带动了湖南产业、湖南产品走出去。实施了一批影响国际产业发展的重大跨国并购项目,如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并购德国工程企业、隆平发展并购巴西陶氏益农、爱尔眼科收购西班牙的眼科医院、楚天科技收购德国诺迈科等。积极承接海外工程,一批境外项目获得海外工程鲁班奖,路桥湘军、水电湘军、建筑湘军等一系列湘军品牌扬名海外。有力推动了三外融合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期间通过“走出去”带动的省内产品进出口就超过100亿美元,助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实现快速增长。